《硬核医学生指北:一线诊室纪实》

查看全文
,大体老师已经做好准备等着我们来上课了,不用再重复第一节课的「请」大体老师的过程,我们也日渐习惯了福尔马林的味道。 当然,每一节课都可能遇到不同的大体老师,大概是要看哪个大体老师「有空」,方便来给大家上课吧。 大体老师除了承担日常的神经和血管教学外,有的还会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贡献出来,以便于进行深入的研究。 每个医学院都有单独空间来陈列泡在福尔马林里的各种器官,如果没有心理准备,冷不丁看到这么多的器官,可能会被吓一跳。 同学们会四散开来,寻找自己比较好奇的器官。比如作为立志成为泌尿外科医生的我,首先就去找肾脏。 一般单个容器里只有一个完整的肾脏,血管清晰可见,但并没有内部构造的切面。我在周围仔细找了一圈,整个泌尿系统只发现了肾脏,膀胱、前列腺等器官并没有被单独展示出来,当然并没有任何生殖系统的器官,这让我有点失望。 其实里最常见到的器官是心脏、肝脏、肺、大脑等,重点是大脑都是切开的,能看到其中的各种区域,比如丘脑、壳核等。 每一位医学生都要感谢这些大体老师,他们让课本上的内容更为立体,也让我们直观地了解了人体的复杂和精妙。 每次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自习室就会变得格外「紧俏」。 想要在自习室找到一个复习的绝佳位置,真的是要使出十八般武艺。 经过了多次尝试失败后,我终于不得不面对「考试周真的没有办法在自习室找到我的容身之所」的事实,我只得在校园里四处转悠,寻找新的复习场所。 诶!我灵光一现,突然想到了解剖实验室。 毕竟那是法医专业的教室,是有学习的地方的。 说干就干,收拾好「小包袱」就赶往解剖室,还好,整个解剖实验室就只有零星几个人,完全不需要抢座。 我不得不赞美一下,在解剖实验室复习有三个你意想不到的好处—— 第一,没有人抢座。 在图书馆这样的环境中抢座,不仅要斗智斗勇,还要忍受其他人走来走去弄出的动静,人多了,学习环境自然就不尽人意。但是解剖实验室就不一样了,人少,安静,甚至有时候能独享学习空间。 第二,便于复习。 医学生的考试难度很大,像如系统解剖学这样的课程,单纯依靠课本上抽象的知识有时很难理解。如果在解剖实验室遇到大体老师,还能及时向大体老师请教,问题也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答,毕竟我就是这么做的。 系统解剖学的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理论就是要疯狂地背书,实践考试就要由大体老师来考察了。考试时大体老师和各种器官上都提前做好了标记,每个人只需要写下标记所对应的器官、血管及神经等。在最后准备考试的时间里,因为多了大体老师的陪伴,我高分通过了系统解剖学的考试。 第三,有人陪同。 在大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