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和欢笑后,孩童散去。
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老树的枝丫上已长满了新芽,唐瑾直起身一脸正色地对我说道:「他们都是平叛时没了爹妈的孤儿。你也知道,我是战营中出生的,出生即见妻离子散,国破家亡,之后大哥、二哥、母妃更是死于战乱之下,我答应了他们要以己之能,济天下之黎民,开万国之盛世。我不想骗你,我对你有好感,虽还未到情深,但今日之诺,绝无虚假。阿宁,我心赤忱,还望你好好想想。」
言罢,他便转身离去,只是行至院门处却突然转身望来:「小姑娘,当年,谢谢你的铃铛,那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生辰礼。」
古寺阴郁的树荫下,少年从颈上扯出一个铃铛,铃铛上依稀可见一个「宁」字,和我手镯上的那一只,一模一样。
原来他就是那个无人庆生的哥哥。
25
那一天恰好是离国建国的日子,朝臣觐见,宫中热闹非凡。
年仅 5 岁的我跟着母亲一同进宫与宫中的娘娘们见礼,但是那时的我贪玩,趁着母亲与命妇交谈,偷跑出去,跑到一个水池边,便见有个身着华服的小哥哥在池边哭泣,我觉得很是奇怪,便上前询问,他说今日是他十岁的生辰,但是他的父亲并不记得,也没有人为他庆生,还说自己母亲已经去世,他并不得父亲疼爱。
我生辰时祖母曾送我一只如意镯,镯上有两只铃铛,我摘下一只递给他:「祖母说天下无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只是有些父母孩子太多了,你得让父母瞧见你。这是我今年的生辰礼,分你一半,哥哥,生辰快乐。」
转眼之间已过去了十年。
当年无人庆生的小哥哥已成为了前呼后拥的少年王爷,更成为了其父亲属意的储君。
唐瑾离开后,我找到了还在后院抄经的顾平生,将青青托我带的锦盒递给了他:「青青下月初五出嫁,永定伯若是有空,可去城门送亲。」
顾平生接过锦盒,打开看了看,虽不知里面是什么,但我明显看到他拿锦盒的手抖了抖。平复了一下情绪,才说道:「多谢谢小姐,作为谢礼,我想告诉小姐一个秘密。」
「当年那块饴糖,是阿瑾让晋王给你的。」
一瞬间,我感觉仿佛信仰在眼前崩塌。这些年我对唐霄的纵容全是惦念当年在我低谷之时他给我的温暖,原来,这一切本就不是他给我的。
想到这里,我急忙向寺门跑去,但,人早已不在。
之后我又去了齐王府,却得知北戎有异,唐瑾已连夜赶往边关。
26
此后,又过了三月。
这三月里,青青已经嫁去了遥城,自那次归林寺相遇后,我也再未见过唐瑾。
可是日子越是古井无波,越是暗流涌动。
宣照十年,六月初五。
晋州突变,三月前贬至晋州的晋王联合北方戎族一起,集结三十万大军自碎玉峰入关,本是天堑的碎玉峰在他们一种名为火药的武器下形同虚设,京中人知道消息时,叛军已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