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有多强,在世界能排第几?

查看全文
的民国皆是如此。 要想富,只能搞先军政治,只能依靠核武器。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 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重要一步,离不开那个时候国家先军政治的保障,也离不开邓稼先、郭永怀、钱三强、钱学森、于敏、彭恒武、朱光亚、王淦昌、陈能宽、周光召等科学家的奉献。 但是光有核武器是不够的,因为如果只有核武器,但缺乏投射的工具,那么核武器也很难威慑到敌国。 因此 60 年代的中国还发展了那么几种军事装备。 1970 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091 下水。相比常规潜艇,核潜艇的好处在于续航能力极强,隐蔽性非常好。常规潜艇需要经常浮上水面换气,这就给了敌国发现的机会,但核潜艇则不用,一艘装载了核弹头的核潜艇可以从东海一路游到美国海岸,当美国对华发动核袭击时,该核潜艇可以出其不意地对美国大城市发动核反击。所以毛泽东才说过: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核潜艇 1964 年,东风-2 导弹发射成功。相比没有实战部署的东风-1,东风-2 号导弹才是新中国第一款可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虽然射程较短只有 1300 千米,精度不高,但是足以威胁美国驻日军事基地,以及苏联西伯利亚工业园区。 东风导弹 1968 年,轰-6 首飞。在 60 年代,理想的投掷核武器的载体是战略轰炸机,美国投向日本的原子弹,就是用 B-29 战略轰炸机投掷的。 相比一般的轰炸机,战略轰炸机航程更长,载弹量更大,因此块头也会大得多。 轰-6 是根据苏联图-16 轰炸机仿制的,在很大程度上,轰-6 一直使用到今天,乃至 70 周年国庆阅兵的时候任然能看见改进后的轰-6K 和轰-6N。轰-6 是当时最有威慑力的核武器投掷载体,航程 6000 公里,可以威胁到苏联的核心区域。也就是说,如果从新疆起飞,且飞行员抱着一去不复返的必死决心,理论上是能够把核弹投到莫斯科的(新疆到莫斯科大约 4000 公里,如果不返航的话,轰-6 的航程正好够)。 战略轰炸机 70 年代:动荡时期,军事发展缓慢 60 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是新中国较为混乱的一个时期,武器研发部门被冲击,很多军事研发项目被搁浅。不仅如此,国民经济急剧恶化,国家财政收入大幅缩水,用于军事开支的经费也明显下滑。与此同时,西方世界正享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武器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70 年代,中国的武器装备水平与西方国家越拉越大。 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军工界才发现,除了核武器之外,我国在常规武器方面竟然如此落后。不仅落后于美国和苏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