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有多强,在世界能排第几?

查看全文
国造的 F-16、法国造的幻影-2000、自制的 IDF 战机,都是三代战机,无论是航电系统还是雷达系统,均明显高于大陆这边,因此空军方面,台湾占有优势。 苏-27 战斗机(俄罗斯造) F-16 战机(美国造) IDF「经国号」战机 海军方面:势均力敌。 海军方面,1999 年的大陆和中国台湾势均力敌,在水面大型舰艇上,中国台湾胜出,此时的大陆仅有两艘相对现代化的「052 级」驱逐舰。但是在潜艇方面,大陆明显强于中国台湾,这也是后来中国台湾试图向美国大量采购反潜飞机的原因。 大陆「哈尔滨级」导弹驱逐舰 「成功级」护卫舰(仿制美国「佩里级」)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军力飞速发展 熬过了 70 到 90 年代的低谷期,中国军备建设终于开启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更重要的一点在于,2001 年以后,以加入 WTO 为标志,中国经济开始全力腾飞,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0 年-2010 年期间中国 GDP 翻了 4 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突飞猛进带来的是军费的水涨船高,加上之前奠定的军事科研基础,中国军备开始大步向前。 同时,2001 年开始美国陷入阿富汗战争,2003 年则陷入伊拉克战争,2007 年则被次贷危机困扰。可以说,「911 事件」之后来自美国的军事压力大幅减少,中国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发展自身了。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成就却让日本坐不住了,2004 年,中日围绕东海「春晓」油田展开激烈对峙,2005 年,日本自卫队被授予开火权利,日本部分政客鼓吹对华开战。 笔者当时看过一篇外媒,当时分析:「如果中日开战,日本可以轻易摧毁中国海军和空军。」这给还在上小学的笔者以极大震动。从后来的角度看,无论外媒分析有无偏颇,但是在那个时期,中国的海空军实力确实不如日本。 2004 年,中日在东海「春晓」油田对峙,中日之争开始 中日之争从 2004 年开始,以 2010 年日本扣押中国渔船达到高潮,缓和于 2013 年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很多人把中日之争的原因归结于钓鱼岛问题,其实不然,中日之所以在 2004 年-2013 年会有剧烈摩擦,根本原因是这一时期是中国在这一时期追赶并最终超过了日本。 2009 年-2012 年,中日海上冲突达到最高峰 2004 年的时候,中国 GDP 不到日本一半,但是日本已经看出中国对其的追赶趋势,所以使劲在东海挑事,意图通过军事手段影响中国崛起;2010 年,中国 GDP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刻也达到了中日对抗的最高潮;2014 年,中国 GDP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