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王位,可谓是颇得恩宠。
此番监国,赵构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做得好,赵瑗就会是绍兴这一朝的太子,下一朝的天子。
更重要的是,赵瑗出宫开府以后,对朝局的见解和秦桧多有不同,甚至和以前的赵构也很不一样,直到绍兴十一年,赵构诛杀秦桧,启用岳飞,赵瑗在朝中的局面才有所好转。
这意味着,从绍兴以后,下一任的天子,也会是一个主张对金强硬作战的领导者。
对于赵鼎等人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对于主和派的官员来说,赵瑗的上台,意味着短期内主和派都没有翻身的可能,除非岳飞在前线大败,局势才有更改的机会。
赵瑗的密信是向赵构求救的。
宋朝的收入很高,开支也一样。岁币、三冗,直接导致了虽然账面上的收入很好看,但是一旦打起仗来,朝廷反而没有足够的钱来维持战争开支。
绍兴十一年,赵构中断了岁币,引发了绍兴十二年年初的大战,即便只是防守反击,仍然给朝廷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赵瑗对此甚是不满。
在赵构的支持下,赵瑗裁撤了一大批为皇室服务的冗余机构,如临安府的膳营司、教坊司等。
设立国用司,以右相赵鼎主掌。清查账目,清理冗官、冗员,裁撤费用。
15
赵瑗的行为无疑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以至于每次上朝都要引发激烈的争论,包括何铸在内的多位大臣都以赵瑗目前尚且不是皇子攻讦赵瑗。在一个月之前,赵瑗的政令就已经出现了无力推行的现象。
御史台的不配合,让赵瑗感到深深的疲惫,无奈之下,他写了一封信,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成都。
赵构合上信,轻轻呵出一口白气。
朝中一切军政,皆要以整军、备战、北伐为先,御史台不配合,那就把他拿下。
「启程,我们回京。」
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四川开拔,返回临安。
与此同时,临安城中。
坐在龙椅下的赵瑗心情很不好,从他监国以来,清查贪腐,新查明的,一律罢官,以往有记录的,记录在案,官吏升迁调动,有此类案底的官员要作为重要的考评依据。短短四个月,已经有数位官员的升迁因为他而被压下,换上了一些新人。更是有多位被查明贪腐的官员被免职,赵瑗在经过赵构的默许之后趁势裁撤了外朝的文武散官和六部的部分冗余属官,但不是皇帝的赵瑗也只能做到这些,再继续下去,就不是赵构允许就能完成的,需要赵构亲自来做才可以。
他手里拿着何铸刚刚送上来的奏折,上面写着:「殿下既非皇储,更不是皇子,只是监国,如此行径对殿下将来不利,裁撤官位这件事涉及甚广,朝中官员子孙、地方的士绅、读书人的上升渠道因殿下而绝,他们的愤怒,即便是官家都需要斟酌,况殿下耶?」
他抬头看着何铸,何铸一脸的我是为了你好。
赵鼎正在和朝臣吵架,对于赵瑗的改革,赵鼎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