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例「非典」病人:广东佛山的一位厨师

查看全文
在佛山的采访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团,也是当时在社会上甚至世界上的一个疑问,这个疑问曾经衍生了不少误会和指责,即: 2002 年 11 月 16 日就发生了「非典」,为什么一直要到 2003 年 2 月政府才向外公布! 中国第一例报告发现的「非典」病人 结束了在佛山的采访,我立即动身赶往河源市,因为中国真正的第一例报告发现的「非典」病人,发生在广东省的河源市。 我是从佛山市直接驱车到达河源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城市。无论其经济基础、文化语言、地貌气候包括饮食习惯都不相同。 河源市距佛山市有约 200 公里之遥。佛山市在广州的西南面,而河源市在广州的东北面。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基本上是个消费性的城市,境内地势多为丘林和平原。改革开放以来,佛山的经济发展很快,境内有很多外商办的工厂,交通非常便利,除了火车、公路交通发达,境内还有多条高速公路通过,前往香港、澳门、珠海、深圳、广州这些中心城市都非常便利。所以,境内流动人员很多,外来人口远远超过本地人口。《未来的灾难》一书作者说,「如果没有高速公路、卡车和喷气式飞机,艾滋病仍会继续藏在中非的一些小村庄里。」这就是说,人口流动量的大小,对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范围将起一定的作用。 河源市,版图面积为 4413 平方公里,79.4% 面积为山地,为了保护境内的万绿湖、新丰江水源,严格控制有污染源的工厂发展,所以这里山清水秀,一条穿城而过的新丰江江水碧绿清澈。河源是一个污染较少的城市,其气候与佛山也有很大差别。我离开佛山的时候,那种湿热的亚热带气候,使我感到憋闷而身上总是汗津津的。可车一进入河源境内,一股清新凉爽的清风扑面而来,让人感到精神为之一振。河源境内连一条高速公路都没有,流动和外来人口相对佛山要少得多,因此,传入疾病的几率相对也应该小一点。 但,就是在这儿,出现了中国第一例报告发现的「非典」病人。 2002 年 12 月 15 日晚上 11 点多,一位名叫黄杏初的患者(为尊重「非典」患者的隐私权,在我的作品里一般不出现其真实姓名,但黄杏初后来走上传媒,公开在报纸上谈患病后自己曲折的境遇,自己向社会公开了姓名),在家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河源市人民医院的急诊室。当时高烧,满面通红连脖子都是红的,患者体格十分健壮,此时却十分虚弱,呼吸困难,全身酸痛,在家人的搀扶下才能走动。 他 35 岁,河源本地人,是一位厨师,在深圳的一家酒楼工作。据他自述,平时身体很健康,一般的头痛脑热睡一觉就一点事都没有了。12 月 5、6 号的时候,开始觉得有点不舒服,浑身没有力气,当时以为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