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例「非典」病人:广东佛山的一位厨师

查看全文
好抗生素对它有良好的疗效,其中罗红霉素的效果要好于青霉素。 那么河源市的病人是军团菌感染吗?专家们,尤其是临床专家们认为,病人的症状与体征不支持感染军团菌的推断。 感染军团菌后,虽然也是侵害人的呼吸系统,其不少症状与河源的病人相同,但「军团病」重症病人会发生肝功能变化,甚至肾衰竭,而河源的病人主要表现在肺部的阴影。通常,「军团病」的暴发时间多在仲夏和初秋,主要是在封闭的中央空调房间里,现在季节却是气温较低的冬季,而河源市人民医院也没有中央空调。「军团病」的易感人群多为老年人、吸烟者、慢性肺部疾患者,同时,免疫功能低下者也易感染,而河源的病人,几乎全是青壮年。 「军团病」是细菌感染,为了证实这一点,肖正伦当即打电话回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询问河源送来的病人有没有做细菌培养,得到回答是:做了,但没有找到相关的细菌。 这就基本排除了是「军团病」的可能。 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依然没有统一的结论。 最后大家商量决定,先形成一个诊断标准,经过逐条推敲,最后集中了这么几条:发烧;咳嗽;肺部有阴影;白细胞正常或降低;肺部炎症,但不是传统的典型肺炎;呼吸道感染,有传染性。 然后将这些大家公认的几条,来套河源市人民医院感染的那 8 个病人,基本符合。 这个诊断标准,是专家们为「非典」绘制的第一张图谱。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 12 点多,没有形成最后的结论性的意见。 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新型传染性疾病,而它又是在黑暗中 「偷袭」人类,因此人类要了解它,必然需要一个过程。2003 年 1 月 2 日的深夜,专家们在黑暗中摸索,努力地想认清它。但,我们看不清它。 研讨只好暂时告一段落,大家从河源市人民医院走了出来。 夜已经很深了,气温很低,天上飘着冷雨。大家是又冷又饿。主人们请辛苦了一晚上的专家们去吃夜宵。大家来到新丰江畔的一个大排档,一起围着矮桌喝粥,边喝边还在讨论。 回到宾馆,专家们的话题仍然没有离开河源市的这几个病人,一直聊到凌晨 4 点才睡下。 第二天,天晴了。 一早 7 点多,睡了没有几个小时的专家们就都醒了,大家不约而同地会集到组长肖正伦的房间里,由于有了昨天晚上的充分讨论,基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于是着手起草初步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由邓子德执笔,只写了一张纸,不到 500 字。现也照录如下: 关于赴河源市人民医院会诊调查初步工作报告 工作组一行 6 人于 2003 年 1 月 2 日傍晚到达河源市人民医院。河源市卫生局、市人民医院、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领导和人员座谈讨论,查阅所有住院病人全部病历,对住院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