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网上认识了一个洗剪吹,死活闹着要辍学和洗剪吹行走江湖,气得父亲将她反锁在房间里,她还扬着下巴叫嚣着:「反正你们现在已经有一个乖巧听话的女儿了,就别管我了,放我自由吧!」
半夜,我起来上洗手间,隔着房门,听到母亲带着啜泣的嗓音,她问父亲:「是不是我们太忽略珊珊了,她才会变成现在这样?」
我默默地躺回自己的小床上,对着黑暗发呆,没有人记起,明天是我参加中考的日子。
很多年以后,我从我的心理医生老罗那听到一个词,中间儿综合征,泛指排行老二或者中间的孩子,由于没有老大或最小的孩子那么受关注,因此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
这个词就像一把生了锈的钥匙,它拧开了我心底的水闸。
那天,我捂着脸在治疗室哭了一下午,从初中起,老师们的评语无一例外不是「聪慧勤奋,沉默寡言」,高中时,我还一度因为极度孤僻遭遇了长达一年的校园暴力。
我无数次想向父亲和母亲求助,可那时候的弟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旷课、打架、沉迷游戏、报复老师,每一桩每一件都将父亲的精力,母亲的目光牢牢焊死在他身上。
谁也没有发现我胳膊上斑驳的淤青,也没留意到我的衣服经常变得脏兮兮的,更没有注意到,我的眼神变得越来越黯淡。
直到今天,我仍然时常从那场可怕而又窒息的梦魇中惊醒,然后躲在黑暗中瑟瑟发抖。
那些施暴者逼着我从他们的胯下爬过,我发了疯地逃回家,父亲一脸焦灼地站在门口,我以为他在等我,一肚子的羞耻和恐惧似乎找到了排气口。
我那么急切得朝他飞奔而去,却听到他说:「老师打电话来说,你弟弟两天没去学校了,都出去找找,找不到都别回来!」
我拼命地摇头,我说我不要,我要回房间,父亲瞪向我的眼神像要活剥了我,我很感激母亲将我护在了身后,可我也忘不了她的细碎的嘟囔。
她说:「算了,这孩子跟咱生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4
你们听过破窗效应吗?
一个房子如果一扇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用不了多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
我们都知道,「生分」两个字就是那砸破第一扇窗户的石子,可没有人觉得修一块玻璃比换一块玻璃更方便。
这些年,我孤独而又坚定得与这个家背道而驰,我冷眼旁观父亲日渐佝偻的脊背,母亲滋滋冒出来的白发,姐姐结了又离,离了又结,弟弟大学毕业后,工作换了一份又一份。
同样,他们对我报考了哪所大学,我第一次出远门,我要做什么工作,我有没有交男朋友,我一个人漂泊在外累不累,也不闻不问。
有一年春节我没有回去,从春节前一晚起,群消息就开始跳个不停,姐姐说她要吃母亲做的蛋饺和藕夹,弟弟再三叮嘱要把家里的无线网升级一下,母亲又追问姐姐的丈夫和女儿想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