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物品,分别为猪鬃、贝壳、牛肉、狗皮、鸡蛋、鱼类、羽毛、野禽、野兽、人头发、火腿、皮革、兽角、马匹、小肠、象牙。
在任何贸易模式中,掌握稀缺性的一方永远占据上风,农产品原材料到处可得,工业品则必须仰仗西方国家供应。
列强利用剪刀差肆意操纵市场,把中国牢牢锁在原料输出国的角色上,洋商呼风唤雨日进斗金,中国人终日辛劳,却只能在赤贫线上挣扎求生。
公平吗?当然不公平,可这就是真实世界的运行逻辑,直到今天依然没变,只不过从洋油、洋碱,变成精密芯片、核心工业软件等新剪刀罢了。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货运渠道受阻,卜内门公司立刻宣布存货涨价,碱价几天内翻了数番。穷人重新吃回黄泥巴一样的土碱,刚建好的工厂断了原料,不得不关门停工。
一战结束后卜内门洋碱卷土重来,销量比以前更好,李立德已经懒得摇铃铛了,他得意洋洋地向总部汇报:上帝的福音和洋碱依旧可以占领中国,我看不到任何改变的迹象。
然而就在此时,在天津塘沽的盐碱滩上,一个瘦削的身影迎风独立,他向大海发出誓言:中华同胞多努力,立志造出中国碱!
在呼啸的海风中,近代东西方第一场工业品战争缓缓拉开序幕……
2.
这位中国人名叫范旭东,几年前他刚解决了中国人吃精盐的问题,现在,他又把目光投向市场更广阔、对工业影响更大的纯碱上。
范旭东 1883 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受维新思想影响,他早年留学东洋,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就读化学专业,立志实业救国。
范旭东(1883-1945 年),原名范源让,字明俊,后改名范锐,字旭东
1911 年,辛亥革命的炮声传入东瀛,已留日十年的范旭东欣喜若狂,当即携新婚妻子整装出发。
回故土,报国家,办工厂,兴中华!
1914 年,范旭东排除万难,主持创建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工企业——久大精盐公司,久大生产的海王星牌精盐质优价廉,很快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此刻范旭东非常清楚,造碱不比造盐,现代化碱厂对工业基础水平要求极高,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死死攥在欧美巨头手里,造碱注定是一场极其艰难的荆棘之路。
但中国人别无选择,如果把现代工业比喻成一座城堡,碱就是守城大门,不通过这道关卡,搞工业建设无异于痴人说梦。
西方人严防死守的大门不会主动敞开,想进去只能硬攻。
范旭东像将军一样反复筹算,他想起两千年前的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自恃武艺高强,亲自冲锋陷阵,兵败身死留下千秋遗恨。刘邦擅长任用人才,尽管数度濒临绝境,却总能转危为安,最终成就大业。
一定要找到能力出众的同仁,合力攻克制碱大业!范旭东暗下决心。
可他举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