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华民国的重工业比清国还落后?

查看全文
灯,生产原型机故障频发,工程师团队连轴奋战几个星期,装置始终达不到正常生产标准。 范旭东召开紧急会议,在会上他态度坚定,开弓没有回头箭,制碱事业不能停。至于对策,范旭东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留在国内全力解决盐税问题,盐务稽查所归根到底由财政部统管,范旭东决定动用全部人脉关系猛攻财政部,实在不行就把消息捅到报界,用舆论压力倒逼政府行动。 另一路去美国考察技术,当时美国大学里拥有世界领先的化学专业,还有几家现代化碱厂,这些工厂远离卜内门的势力范围,或许有合作空间。 事不宜迟,范旭东马上委托正在美国出差的哥哥范源濂帮忙联系设备制造商,同时派陈调甫到美国取经,他自己则镇守国内,啃最硬的衙门骨头。 范旭东马不停蹄地拜访各路高官,一遍遍讲述自主制碱对国家的重大意义,简直磨破了嘴皮。经过多方斡旋,英国人终于松口,答应永利投产后可享受一年免税待遇。 范旭东长出一口气,他激动地拍越洋电报催促同事,快,快把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带回来! 4. 美国 纽约 陈调甫风尘仆仆地奔向电报局,他要把一件大事汇报给范旭东。 这一年来陈调甫不敢有半分松懈,他先在大学化学系进修,很快发现课程知识学起来太慢,等米下锅的永利没法坚持那么久。 那些失败的实验场景始终萦绕在他心头,陈调甫向教授们请教,可老先生们远离生产一线,无法给出明确答案。 要是能进入美国碱厂,看看人家的解决方案就好了,陈调甫向几家碱厂提出参观申请,回复全一样:No! 制碱是高度保密行业,别说进厂参观了,连制碱生产线图纸都是机密文件,外人休想接触。 碰壁中也有收获,陈调甫结识了数位留学美国的年轻人,其中一位名叫侯德榜,福建人,曾在清华留美预备学堂拿过十门功课 1000 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至麻省理工学院化工专业,此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 此时侯德榜已经拿到几份美国大学和大公司的 offer,经过一番促膝长谈,侯德榜毅然决定回国加入永利。此后他以著名的「侯氏制碱法」震惊世界,成为化工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那是后话了。 前面说过范旭东的哥哥范源濂在美国公务考察,从他那边传来消息,范源濂见到一位旅美华商李国钦,李国钦祖籍湖南,在美国经营矿业,生意做得很大,而且富有爱国心。 经范源濂介绍,陈调甫与李国钦搭上线,果然有收获。李国钦帮忙找到一位美国工程师,此人名叫孟德(W.D.Mount),有碱厂从业经验,最关键的是,他能搞到一套完整的索尔维法生产线图纸。 当然,孟德不是洋雷锋,他张口索要两万美元设计费,这个数目着实不小,约等于今天两三百万美元。 如此大的款子,陈调甫不敢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