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群成分是什么呢?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分为两类。
第一类,大部分是不安现实的青年人,有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急于做出一些成绩的务工者,曾经试图创业但失败的生意人……这些人的心理需求就是一切与发展和生活相关的点,比如赚钱、择业、翻身,传销组织就会按照这样的心理需求给他们描绘一个愿景。
第二类,缺少感情寄托的人,离异的中年人,感情不幸福的人,或者是孤独的老人。这类人的心理需求就是关心和陪伴,传销组织会经常去送爱心、拉关系,然后慢慢让目标形成情感上的依赖,从而无法脱离。
然后要说的是「乌合之众」,传销组织都是群体心理学的高手。任何一个传销组织都是一个小群体,这个小群体和其它各种群体一样,有发言者,有带头者,有跟随者。当然,发言者是中枢,带头者是高级别传销人员,而跟随者则是深陷其中的大多数。传销中进行宣讲的时候,场面就好像群体暴动或法西斯喊口号一样,高频率的重复,相互鼓励,有人带头突破自我。
不要觉得这看上去很简单,其中涉及到的技巧涵盖了观念灌输、心理暗示、从众、制约互补等等,而这些都是群体心理学的特点:最大程度上抹杀一个人的个性化。把去个性化在传销组织里发展到极致,加上一定的人身自由控制,就会使个体变得极易被煽动,并且很好教唆和驱使。
再来就是要培养心理归属了,让你觉得你确实是有成就的,而这个成就只有传销组织可以帮你达到。
其实传销的套路就是:开始的时候让你看别人的成功经历,然后看榜样,让你有跃跃欲试的感觉;然后就让你去发展下线,而发展下线的开始就是从身边人下手,又因为亲属会顾及社会关系的亲密,所以你的第一次尝试多半会成功;成功之后呢,传销组织就会大肆宣传鼓励,让你有很强的正反馈,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实际的改变和进步;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发展下线出现了困难,传销组织就会像老师一样,教导你、鼓励你,而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别人都关心我飞得高不高,只有你关心我飞得累不累」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归属。
好了,本节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一起聊了传销的常用手段,以及传销类犯罪的心理特点。传销其实就是基础虚空的城堡,好像电影布景的架子,外面奢华内里空虚,拍完了一推就倒。
在了解了这些心理机制后,希望像病毒一样的传销犯罪可以让更多人正视。在下一讲中,我们会一起来看一个,在更大范围上有社会负面影响的群体犯罪行为——暴动或煽动类犯罪的犯罪心理。
暴动与煽动:暴徒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赞同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