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朝鲜战争中,苏联不利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权力投反对票?

查看全文
李承晚:其实我贪得并不多 可惜,这个时候美国麦卡锡主义泛起,决策已经有些非理性了。 6 月 27 日,杜鲁门给麦克阿瑟背书,决心干涉朝鲜。 在美国远东空军进入朝鲜作战的同时,麦克阿瑟下令在菲律宾、中南半岛、台湾海峡、日本同时进入战争准备。 此时,美国决策层仍旧对是否扩大朝鲜战争进行讨论。 也就是说,在杜鲁门还在和高官们商议,到底该怎么介入朝鲜的时候,麦克阿瑟就已经开始对朝作战,并且很快僭越了总统的授权,甚至没有做任何的表面功夫粉饰一下。 在麦克阿瑟的催促下,6 月 30 日,杜鲁门总统非常轻易地承认了远东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所有越权战争行为,并且决心派出地面部队。 没有国会授权,没有宣战,总统直接就开战了。 先上车后补票,史无前例,莫名其妙。 美国人急于稳定东亚的地缘政治格局,遏制潜在的地区强权,这种急躁的心情给了麦克阿瑟一再深度介入朝鲜的机会。 事实上,在仁川登陆之后,由于美国人越打越顺,杜鲁门对麦克阿瑟的约束也越来越松,一再默认其先斩后奏。 一开始,杜鲁门还只是要求麦克阿瑟恢复战前状态,但随着美军节节胜利,占领整个朝鲜半岛也被允许了。 美军随即冲过三八线,一路向北,直奔中国。 为了一雪前耻,麦克阿瑟准备了一份「预防战争」计划。类似于今天的「反恐战争」,先发制人对一切发现「洗衣粉」的国家进行政权颠覆。 这个计划,不点名都知道在说谁,麦克阿瑟也没藏着,直接点名要打进中国。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内工农业生产都没有恢复,中央财政收入的 45% 用于国防支出。 杜鲁门也许不想扩大战争,麦克阿瑟可不这么想。 谁丢掉了中国大陆,这个责任扯不清楚,但麦克阿瑟如果能打败新中国,恢复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统治,他会不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星上将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胜利者不受指责! 所以,最艰难的选择,现在摆在了中国人的桌面上。 三、最艰难的选择 作为博弈中最弱的棋手,中国人头一回坐上国际牌局,顶替那个苏联不敢要的位置。 从今天的眼光看,苏联这个坑挖得,就是黑洞!无论博弈结果如何,中国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这一点连日本人都看出来了。 美国出兵朝鲜必然招致中国军队的介入,那样就会「造成中美之间的直接对抗」。 ——伊豆见元[4] 假设中国全胜,朝鲜统一,苏联必定驻军朝鲜。谁能保证统一后的朝鲜不会像越南那样投入苏联怀抱,疯狂反对新中国。 假设中国惨败,美国兵临鸭绿江,有充足的借口天天派飞机轰炸东北,苏联「友好」驻扎旅顺,中国人谈何建设。 就算祖宗保佑,双方三八线对峙,万一美国人不肯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