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发猎枪。
接下来发生的事,将人性的复杂,诠释得淋漓尽致。
张书海找到妻子的侄子王志昆,用 5000 元钱,搞到了一把连发式霰弹枪。
然而重点是,王志昆也不是一般人,他时任郑州市法院的副院长。
正常来说,根本不可能放任张书海搞枪,还得把他逮起来才对!
可人性,终究是有弱点的,这点,张书海比任何人都清楚。
和张世镜一样,王志昆也欠了张家人情。
张书海一直默默资助王志昆上学,这份恩情,也在王志昆心里生了根。
他死也想不到,对自己有恩的张书海,会用谎言,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志昆啊,我老家不是农村的嘛,我想搞一把猎枪,来看家护院,绝对不伤人!。」
侥幸心理,与报答恩情交织,王志昆很快便答应了下来。
枪,也有了。
1997 年 11 月 19 日下午 5 点,一行人蒙着面,来到郑州市淮河路的电信分局营业厅。
张小马事先换上警服,端着一把仿真枪,在门口把守。
张书海则用猎枪控制营业人员,儿子张宏超,和同学张世镜,则快速将钱装进袋子。
随后几人迅速撤离现场,张小马最后一个走,他利落地掏出自制炸弹,引爆后四人登上张玉萍事先准备的出租车后逃跑。
整个作案过程,只有 15 分钟。
警方并没有追上,也因证据不足,迟迟没有发现他们。
回到家后,张书海数了数钱,足足有 37 万 6683 块!
这可是一笔巨款,足够 5 个人吃香喝辣过上奢侈的生活了。
和绝大多数抢劫团伙不同,张书海的小分队,更高智商,也更专业。
他们早就达成一致。
遵循见好就收、绝不冲动、避避风头的原则。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抢了巨款,5 人却依旧高标准要求自己,绝不胡乱消费,免得引起旁人注意。
即便是这样,一旦欲望开了闸,贪婪便会顺着脊髓,一寸一寸爬上大脑。
尝到了抢银行带来的酸爽滋味的张书海,在沉寂了一年多后,决定继续抢!
这一次,为了分到更多的钱,他特意支开了侄子张小马。
1999 年 3 月 3 日下午,4 人用同样的方式,来到郑州市交通路建设银行铁路支行储蓄所。
张书海用铁锤砸碎柜台玻璃,抢走了桌子上的存款专用包,扔下炸药后离开。
两次抢劫,都十分顺利,因为有专业的反侦查手段,他们没有留下证据。
警察办案也毫无头绪。
此时的张书海,对自己的犯罪天赋更加自信。
可令张书海意外的是,这次大张旗鼓地抢劫,居然只有 5 万元。
气不过的张书海决定,休整半年,仔细复盘抢劫计划。
下一次,他必须要抢个大的!
07 「 冥冥之中 」
这一次,张书海比以往更加谨慎。
他反复踩点了大半个月,跑遍了郑州大大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