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不同的用户对应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渠道对应不同的营销方式。
头脑风暴时只考虑了新客户的渠道,没有考虑准客户和老客户的渠道,要补上……
这样看上去是不是又清晰很多了?
咦?「产品活动」去哪了?
不管是新客户、准客户还是老客户,我们采取的产品活动都是同一个,因此可以把产品活动放在它们的上方,作为金字塔的顶端,这也因此成为了本次 3 个月业绩冲刺的核心活动。
现在是不是看到金字塔结构了?
第三步:调整结构,给出方案
目前这个方案看上去还不太完善,因为内容基本都是通过头脑风暴得来的,比较零碎,但是结构已经出来了。接下来,我们需要先检查整个结构是否 MECE、逻辑层次是否有混淆的部分,调整一下。然后,根据这个结构,再往里面继续增减要素,不断完善整个方案。
(注:篇幅原因,就不再继续做深一步的完善工作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尝试。)
最后,你就可以根据这个金字塔结构,给出未来 3 个月业绩冲刺的完整方案了:
你看,这样一步步地梳理,我们就从一堆凌乱、没有规则的想法中,提炼出了一套有结构、有逻辑、可执行的行动方案。
这,就是结构化思维的力量!
不过,结构化思维的过程,就是将问题分解成一个金字塔结构吗?
当然不是。
金字塔结构只是结构化思维中最基本的一种形态,是结构化思维的基础。
接下来,我将带你学习结构化思维的进阶技巧。
三、结构化思维的进阶技巧
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结构化思维,可以将一个复杂的整体,分解成多个小部分来逐个分析,让思维可以细致又不失整体;也可以将零碎的信息分类归档,组合成一个金字塔结构,让思考可以发散又井然有序。
但是,整个过程既要头脑风暴穷尽想法,又得不断调整逻辑找出恰当的结构,还需要每一层都符合 MECE 原则……
这样下来,耗时就会比较长。而且,万一有些该考虑的部分,因为在头脑风暴的时候没有出现,后来也没想到,导致缺少一整个思考维度,怎么办?
有没有更高效的方法,可以让你把问题快速结构化,又保证每一步都符合 MECE 原则呢?
下面,我就给你说一下结构化思维中的进阶技巧:平面切割法。
什么是平面切割法?
你拿出一张白纸放在面前,想象在白纸上即将填满的内容,将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案。
然后怎么办?
念个咒语,答案就会自动出现?
当然不是。
你需要拿起一支笔,对这个完整的方案,用横线、竖线进行切割。只要你画的线是贯穿、封闭的,那么切出来的结构一定是 MECE 的。
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本来就是一个整体,肯定是无遗漏的;用线条把彼此分开,一定是相互独立不重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