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为什么最后四阿哥赢了?

查看全文
穷极钻营,欲为太子者,那就是国之大贼,法所不容。 大阿哥这会儿再怎么上头也看出不对了,但他还抱着一线希望,以为父皇只是碍于情面,不能干以父诛子的事。 他发动自己麾下的大臣,试探父皇关于储君之位的想法。 比如太子之位总不能一直空着,您看大阿哥还有机会吗? 康熙:绝对没有。 康熙:大阿哥秉性燥急顽愚,并无大阿哥之意。 这话大臣都不知道该怎么给大阿哥回。 大阿哥的势力仍旧是最大的,军功也是皇子里最高的,可他却在几个瞬间觉得,似乎自己连老四都不如。 老四最近这段时间,还常被父皇挂在嘴边,怎么自己还燥急愚顽了呢? 大阿哥决心放手一搏。 成,反正我是没戏了,那斗了这么多年,你废太子也别想好,老子推兄弟上位,日后怎么也能混个亲王退休。 于是大阿哥基于康熙「出于情面人设,不能以父杀子」的判断,主动建言,私下里偷偷拉着康熙,目光灼灼,说父皇想杀胤礽(废太子),不必出自父皇之手,儿臣虽秉性不堪,也愿为父皇分忧,八弟曾遇相人张明德,言及八弟日后必大贵,父皇也不必担忧后继无人。 康熙心头大震,身子却没动,他定定望着大阿哥,见到大阿哥目光里铁一样的坚定。 康熙想问问他,兄弟手足,何至于此? 康熙还想问问自己,一生使大清大治,仁君慈父,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 这些疑问还没出口,周身的血就涌上了康熙脑门,他一把甩开大阿哥,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说凶顽愚昧,凶顽至极!朕明白告诉你,若你真跟老八合谋,聚集党羽,杀害胤礽,无异于乱臣贼子,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大阿哥被骂得灰头土脸,踉跄出了大殿。 那几天里,八阿哥正在忙内务府的案子,凌普一案牵连甚广,比四阿哥办的曹之璜案要严重太多,多少皇室宗亲,朝廷大臣都从凌普这里拿过钱,八阿哥刚刚得势,真要清查严办,得罪的朝臣恐怕不在少数。 更何况康熙向来以仁君自居,八阿哥深思熟虑,认为自己的处理手段也该像父皇看齐。 老九跟老十四围在他身边,说若是惹父皇不快,八哥会不会有麻烦? 八阿哥摇摇头,他说内务府之所以交给凌普掌管,就是因为凌普是二哥的人。当时二哥还是太子,在内务府予取予夺,父皇都装作不知,今日父皇既然把内务府交给我,目的就是宣告废太子的态度,重点并不在于我如何处置内务府。处置好了,父皇更赏识我些,便是处置得不满意,父皇也没道理发雷霆之怒。 这确实很有道理,前提是大阿哥没当那条悍跳狼。 当八阿哥对内务府的案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之后,他去查没凌普家产,只查出了很小的一个数字。 至于剩下的那部分是交给老九做生意了,还是洗白去送给某些大臣,这种小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