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八阿哥当然不可能是故意的,但落在康熙眼中,这无异于是大不敬,是对他雄鹰虽强,年迈了就会老病身死的诅咒。
新仇旧恩,一并涌上心头。
之前康熙就趁八阿哥与太子党争之际,旧事重提,把当初群臣共推八阿哥一案查了个清清楚楚,其中串联的几人都遭了重处。
此刻更是连八阿哥的亲眷心腹,随行属官一并惩处。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康熙发现自己竟然没办法在不影响朝政的情况下,大肆清扫八阿哥一党的臣子,这更让他厌恶老八,他有的是耐心,他要一点点清楚八阿哥一党的势力。
同时,再不给八阿哥半点好脸色看。
即使八阿哥生了一场重病,康熙人在外面,吩咐把八阿哥移出宫外,言下之意其实很简单,就是别等朕回去了传染给朕。
这么凉薄的意思清晰传回京城,老九第一个不同意,眼里都带泪了,说八哥如今病这么重,轻易移动,真出了事谁担这个责任?
众人面面相觑,确实也没人敢担,就又把这个问题抛回给了康熙。
康熙的回答很迷惑:八阿哥病得沉重,若移回家中,断不可推诿是朕令其回家的。
众皇子看到这个回复,无论是敌是友,那一刻都有同样的感触。
这也配叫爹?
康熙又没有收回前一道旨意的意思,又要众皇子不能推诿于他,反正意思就是要老八无论如何离开皇宫呗?至于死不死,真死了你也别怨在我头上。
这已经不能说是凉薄了,康熙此言一出,众皇子心目中残存的一点点温情,彻底消失不见。
成吧,连父皇你都不装了,我们还装什么呢?
那年康熙回京,没撞上八阿哥,八阿哥顽强地在家里挺了过来,没死。或许康熙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派人给八阿哥传话,说你病刚好,想吃什么就告诉朕,朕这里的东西也不知合不合你的口味,所以之前没敢送去。
以康熙的心理,大概觉得自己已经如此示弱,说不敢送去,留在后世的史书上,怎么也算是慈父形象了。
翻译翻译,什么叫表演型人格。
可这次八阿哥不愿意再当孙子了,不愿意再配合康熙表演了,也不想再惯着他了。
反正都夺嫡无望,八阿哥直接跪在紫禁城前,请康熙收回「不敢」两个字,说儿臣承受不起父皇这等厚爱。
康熙勃然大怒,再一次斥责八阿哥,说老八往往多疑,把心思从不用在正路上,凭空生出许多事端,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我管你成什么体统。
八阿哥把头一扭,直接退出夺嫡,转到幕后去支持十四阿哥了。
能在退出前戳破康熙的伪装,其实怎么想都挺爽的。
其实说起来四阿哥胤禛,也算是另一种打脸康熙的路子,就是我面上不说什么,我是天下第一闲人,我潜心修佛,父皇交代的事我得罪谁都得办。
那要是父皇不交代呢?
雍正表示我特么早看不惯你个鬼仁君缔造出的辣鸡吏治了,我上台就把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