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一个字。
可为了我的婚事,姑母特意去求陛下赐婚。
圣上亲笔御书:「周家有女,秉德恭和,赋姿聪慧,与宁国公世子堪为天设地造,成佳人之美。」
这样的赞赏,是嘉奖,更是荣宠撑腰。
全家欣喜不已,母亲更是不辞辛劳,备下十里红妆。
阖家上下为我做的这一切,只是希望我能嫁得如意郎君,夫妻恩爱,姻缘美满。
可到了宁隽的嘴边,却完全变了另一层意思。
我忽然觉得,那天挡在平西侯爷面前的那道身影,仿佛是我凭空幻想出来的一般。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随后,是侍从压低的声音,显然带着一丝迟疑:「世子,赵小姐说,无论如何今晚要敬您一杯,她正等在门口。您……要不要见?」
话音一落,宁隽平静的面色骤起波澜,手心收紧。
我看着他手里汤碗晃动的涟漪,微微侧头。
不知何时,门外宽敞的院落已经点燃火把。
光火透亮,映着一道身影,即便透着窗纸,都有几分清晰。
那人手举酒杯,双目含情,朝这望过来。
月光下,一袭红妆,烈焰风情。
宁隽倏然转身,我却先他一步,在他倏然眯起的眸光中,直接接过那一碗避子汤。
「啪」的一声,我将避子汤亲手掼在地上,污渍瞬间染上了他的衣襟。
随即,我朝着门外,朗声道:「来人,开门!」
3
房门敞开,我终于看清了女人的脸。
大将军赵锲之女,赵茹宁。
据说,满城闺秀,她独树一帜。
她自小跟随父兄学习刀枪剑戟,不爱红装爱武装。
可如今这样的一个人,在我大婚之夜,穿着一袭红裙,目光忧伤地盯着我的新婚丈夫,眼角倔强地挂着一滴眼泪,不肯让它掉落。
从头到尾,她的目光甚至都没有落在我的身上,完全视我为无物。
「阿隽,我来敬你一杯酒,贺你新婚。」
她举起手中的酒杯,缓缓走到宁隽的面前,仰头,倏然一笑。
我看着我的丈夫,脸上的漠然瞬间化为齑粉,右手紧紧地攥着她的手腕,隐忍半刻,才轻声道:「喝酒伤身,我送你回府。」
声线低哑,带着脉脉温情,与之前递给我避子汤时的模样截然不同。
赵茹宁却摇了摇头,直接一口喝了那杯酒。
半晌,她指着我的方向笑道:「我知道她是太子表妹,世伯为你求亲,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阿隽,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今生无缘,但我绝不会嫁给别人。在我心里,始终只有你。」
我眼睁睁地看着宁隽眼底情绪滔天,一把将她搂在怀里。
三个人的院落里,全是他们的缠绵爱意,
唯有我,唯有我这个新婚妻子,像是一个多余的人。
赵茹宁显然在来之前,就喝了不止一杯。
她死死地抱着我的丈夫,将头埋在他的怀里,起初还算克制,到后来,已经是晕晕忽忽,脚步凌乱。
宁隽搂着她,忽然回头看向我,就像是在盯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