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国私下答应将撤走布置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导弹,美国赢了面子,苏联赢了里子,双方皆大欢喜。
1962 年 11 月,导弹被从古巴运走
但有一个人很不满,就是卡斯特罗。
卡斯特罗坚决反对苏联撤走导弹,但赫鲁晓夫撤走导弹时甚至都没跟他商量,这让卡斯特罗十分不满。
苏联洞察到了卡斯特罗的小情绪,1962 年 11 月,米高扬再次来到哈瓦那,跟卡斯特罗解释——苏联作为一个面积不到 400T 的小国,也有自己的难处。
同时米高扬也正式带来了苏联对古巴的援助计划。
如何形容苏联对古巴的援助力度呢?
两个字概括——包养。
美国人不买的蔗糖?我买!
美国人不卖的工业品?我给!
美国人不卖的石油?!我送!
从 1962 年开始,苏联开始高价收购古巴的蔗糖,苏联常年以国际市场价六到九倍的超高价收购古巴的蔗糖,仅 1981 年到 1985 年这五年里,苏联就补贴给了古巴 157 亿美元,完全就是给古巴白送钱。
除了给钱以外,苏联常年以六折的价格给古巴输送石油,每年提供无数的原材料、工业品和化肥、粮食,还每年提供 15 亿美元的低息或无息贷款,贷款关不上也不要紧,跟老大哥说一声,就给你免了。
到苏联解体之前,苏联总共给古巴提供了 617 亿美元的经济援助,25 亿美元的军火援助和数百亿美元的贷款,到苏联解体时尚有 280 亿美元没有还清。
可以说,苏联在冷战期间养起了整个古巴,让古巴人民在冷战中的日子过得极其滋润。
事实上,每当我翻看冷战的历史,看到苏联虎得冒泡的对外援助数额,我都不得不感叹老大哥物力之丰盈,也惊讶于它能挺到 1991 年真是个奇迹。
当然,苏联这些钱也不是白给的。
古巴充当了苏联革命输出的马前卒角色,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攻美守的大背景下,苏联出枪,古巴出人成了固定搭档。
在拉美,在非洲,到处都有古巴战士的身影,欧加登战争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1979 年,苏联在古巴修建雷达站和核潜艇基地,美国对此严重关切,引发第二次古巴危机。
可是 1979 年的美苏实力已经今非昔比,苏勋宗「核善」的眼神让美国生生忍了这口气,不了了之了。
冷战时代是古巴的黄金年代,靠着苏联援助,古巴的教育、医疗行业的基础就是在那个年代打下的。
冷战期间,古巴成了拉美唯一一个完全摆脱了饥饿问题的国家,治安稳定环境优美,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水平。
虽然在美国眼皮底下反美,但美国一点办法也没有。
黄金的年代好像永远也过不完,直到 1991 年,莫斯科红旗落地,古巴人梦醒了。
苏联解体对于很多国家都是灭顶之灾,早在苏联解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