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残忍的事是什么?

查看全文
45 分,库雷希下令关闭储罐区所有的水源,并安排对泄漏处喷水。 但这根本没什么用。 几分钟过去,工人们的眼睛开始发痛,纷纷开始流泪,甚至伴随着此起彼伏地咳嗽。 这时,一个工人打破了警报器的玻璃,向全厂发出警报。 实际上,这套警系统可以触发两个警报器:一个在工厂内部,第二个指向外部。 面向外部的报警器是用来提醒博帕尔市居民的。 并且这两个警报系统是完全相互分离的,如果关了一个,并不影响另一个继续运作。 然而,就在毒气泄漏最紧要的关头,管理者竟然把「公共警报」关闭了。 而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避免因微小的泄漏而惊动工厂周围的公众。 库雷希也在大喇叭里宣布:「MIC 发生了泄漏!尽快离开!」 在警报的指引下,工人们迅速从工厂撤离,逆风逃跑至安全地带,最终全部逃离死神的魔爪。 凌晨 1 点 30 分,MIC 毒气开始吞没储罐区控制室和相邻的办公室。 白色的云团已经包围了整个控制室。 不久后,与储罐相连的高烟囱中就喷出了巨量的「毒气」,这是 30 吨 MIC 形成的白色云团。 它飘过工厂上空,飘向了不远处的贫民区。 在那里,数以万计的居民正在睡梦中。 没有人知道死神已经降临。 挣扎​ 时间:1984 年 12 月 3 日凌晨 02:30 地点:博帕尔市中心哈米迪亚医院 事发当晚,以博帕尔农药厂为圆心,四周的居民开始不断倒下。 有些人拼着最后一丝力气跑向了博帕尔市中心医院。 第一个病人踉踉跄跄来到医院的时候,急救病房还是空空如也,护士和医生竭尽全力去抢救。 然而仅仅过去了 10 分钟,有相同症状的病人开始涌入大厅。 3 个、5 个、10 个、50 个…… 越来越多。 医生们开了紧急会议,试图判定到底是什么东西引起的大量居民中毒。 根据以往经验,他们初步推测是「氨气中毒」。 氨气中毒的首要症状正如现在每个人的情况一样——皮肤、眼睛和呼吸道刺激。 于是,医生先按照氨气中毒开始进行紧急处理。 但是事态的发展远超医生们的预想。 当所有的病房、楼道都躺满了患者时,医生越发觉得疑惑。 难道并非氨气中毒,而是光气? 毕竟在前几年,博帕尔出现过一次光气中毒事件,症状与现在的患者有些相似。 于是,医生又开始查资料、做治疗,试图找出毒源。 就在这一片慌乱中,医院办公室终于接到了一纸报告书告知了正确答案: 「引发中毒的气体是 MIC。」 本来以为,这是一句可以换来生存机会的话,确实所有人都是 MIC 中毒。 但是,医生不是化学家。 面对这句话,医生们面面相觑——MIC 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