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入门课:我要不要考公、该如何准备?

查看全文
不堪。 后来,我们见面聊到这件事情,他叹口气,说其实自己还算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人,不然也不可能这么拼,如果在体制外咬咬牙干下去,至少工资收入还会继续提升。但是现在尽了体制,想拼都不知道往那个方向去走,感觉很多努力都是无用功。 所以,大家一定要想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性格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是安于现状,每日重复,按部就班的过完余下的生活。还是奋力拼搏,应对未知,在风险中博取高收益的人生。 不要被短期的、暂时的情绪所懵逼,一定要把自己分析清楚。 最后,要严肃对待现实问题。 包括婚姻、家庭、父母、收入、房、车…… 目前,各类考试中招聘的大部分岗位都在基层,特别是在省考中,乡镇岗位绝对占据了半壁江山。 对于一个应届生来讲,去基层去乡镇其实问题不大,毕竟一来没有成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二来年纪还小,大不了干满五年再重新往更高的平台去考。 但对于在职的同学,就很难做到如此洒脱了。公考,对你们来说很到时候意味着夫妻异地、难以顾家、收入降低。 这三个词看着短,但绝对是人生难以承担之重。 所以,在做决定前,一定要充分征求伴侣和其他家人的意见,把显示层面的问题尽可能先想办法解决掉,这样才能避免以后遇到更大的麻烦。 第二个方面,要尽可能的去选择风险更低的备考方式。 在平日里的咨询中,有一个热点问题:在职党到底要不要辞职备考? 我的答案基本上都是:不要辞职,不要辞职,不要辞职!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大家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劳动者了,怎么能把自己置于一个如此危险的境地?辞职备考,绝对是一个高风险的备考方式。 其一,辞职之后的备考心态会变。 没有辞职,你是「骑驴找马」,心态是比较轻松的,潜意识里会有「即便考不上那我也有工作干」的想法在支撑你去自我调试,反而能很好地应对备考过程中的焦虑。 但是一旦辞职,你就是「非你莫属」,考试的重要性会被主观上放大十倍甚至百倍,所谓关心则乱,关于重视反而会导致心态失衡,最终适得其反。 此外,辞职之后,没有了稳定的现金流,一旦短时间内没有成功上岸,那么经济压力随之而来,会给你精神上带来巨大的压力,人在应对物质世界的生存问题时,学习效率和能力都会下降不少。 其二,辞职之后的压力来源会变。 我遇到不少辞职备考的学生,平日里跟他们简单聊天,都能感受到那种内心深处的焦虑。 这种焦虑,很大原因都是自己身边的人带来的。父母、爱人,甚至孩子,对自己的关心都会变成巨大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这种情况下更容易患得患失,一旦稍有失误,就会马上觉得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家人,陷入「自责——焦虑——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