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入门课:我要不要考公、该如何准备?

查看全文
习三个月。 二是要有清晰的规划。行测与申论如何兼顾、行测各种不同的题型如何安排,都需要考生下一番功夫去研究思考,倘若没有规划,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往往是什么也抓不到。 三是要保证大量的练习。时间紧、题量大,就必须提高做题速度,而这是一件「无他,唯手熟尔」的事情,没有大量题目练习的积累,绝大多数人在考场上是没办法做完题的。 四是要重视平时的积累。特别是常识和申论,都需要平日一点一滴的学习和练习,常识需要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申论需要你不断提高自己对文字的阅读理解和排列组合能力,这都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事情,只有把任务拆散了放在平时,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果可言。 可能看到这里,大家多少都会有点紧张,压力骤增,对考试产生了一些畏难情绪。接下来,我要同大家聊得,其实就是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今天的第三个大问题,我们聊「心态」。 作为一名公考老师,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说我只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在处理学生的学习问题,剩下百分之四十的时间都在应对他们的情绪问题。有考前焦虑整夜失眠的,有学到半程自暴自弃的,有屡败屡战信心崩溃的……各种各样。 出现这些情绪问题其实很正常,毕竟,公考对我们的人生而言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遇和平台,但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备考效率,特别是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同学,考前一晚经常会失眠,直接导致第二天考试不能正常发挥。 要想从根源上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先认识到公考的「不难」。 公考的所有科目,都没有绝对的难度,不存在「会」与「不会」的问题。将之与大学物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相比,就跟小儿科一样。 这就决定了两件事,第一,只要你去学,就一定能学会,把题写对,题目本身的门槛并不高;第二,在学会的基础之上,就要开始追求做题的速度,而这是一个熟练度的问题,只要你去反复练习,就一定能够提高做题速度。所以,作为一个门槛并不高的考试,我们一定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其次,鉴于备考过程中的工作量很多,所以必须在一开始就制定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计划。把每个月、每周、每天的任务列清楚。 这对于我们调整心态大有益处,在备考过程中出现焦虑,大部分情况都是因为会忽略手头上的事情而去思索未来的事情:能不能考上、考不上了又怎么办,等等。所以要想克服这种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列好的计划,完成当天的任务,然后简单规划一下第二天的任务,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具体学习任务上。别给自己留太多时间去空想,不再空想,自然也就消除了焦虑。 如果决定要备考,请从今天就记住这句话:消除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动。 最后,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