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入门课:我要不要考公、该如何准备?

查看全文
。 先说观点:如果你家境贫寒,急需用钱,有着改变自身所处阶层的迫切需求,那么公务员可能不适合你。反之,如果你家境殷实,吃穿不愁,没有太多现实层面的困扰,那公务员则很适合你。 原因很简单——公务员,赚不了钱。「当官发财,勿入此门。」领导人早都定下了调子。从工资的角度来看,基本上就是所在区域的中等水平,「温饱有余,小康不足」。 这样的工资收入,如果只顾自己,那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但如果肩上有比较重的养老负担,则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起来。特别是在一个高房价时代,有时候买房都不时间容易的事。拿我所在的城市为例,1 月份新房均价在 15000 元左右,而省直机关一名四级主任科员一年到手的工资大概在 8 万元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一万多元的公积金。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2018 年的时候,有位省内的学员考上了某省直机关,刚开始她非常开心,等工资发到手之后,她直接怀疑人生,在微信上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老江,这工资我咋买房啊…… 当然,可能会有人说,公务员也不仅仅只有工资啊。这话放十几年前可能还算点数,搁现在就是扯淡。目前的「阳光工资」体制下,公务员的收入极为透明,随着反腐扫黑的持续深化,灰色收入基本上销声匿迹。 再者,我知道有的人在想,当上领导之后就能如何如何。对此,我只能说,领导不是你想当就能当,而且即便当了领导,到不了核心部门那也满足不了你的需求,即便是到了核心部门核心位置,也不是你可以任意妄为的。 多说一句,倘若真有人抱着最后一种想法,那我觉得,公务员百分百不适合你。 初心不正,何谈始终? 第二个问题,是地域。 一方面是你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倘若经济水平高,那么体制外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一定保障。反过来,在经济落后的地区,除了进体制,可能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 我老家是一个地图上都不容易找到的西部山区小县城,当年的那些高中同学,不管大学专业好坏与否,凡是选择回家乡的,百分之九十九都进入了体制:政府、学校、医院、国企。不是说大家真的喜欢进体制,而是除了进体制,真的没得选。话说白了,连想当社畜的机会都没有。 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地域的社会文化。如果有着比较重的官本位文化,比如山东,那么在进入体制后,你会拥有一个较为稳固的社会地位,在做很多事情时都会变得容易,在婚恋市场上也拥有了更多的议价权。而如果身处商业气息浓厚的地区,考上公务员弄不好还会被人轻视,觉得这是没本事、不思进取的表现。 当然,随着近些年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现在生意也没那么好做,后一种情况也减少了很多。 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