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核心部门,比如党校、科协、文联等等。
其次是追求。这决定了你能否在公务员这份职业中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
一个渴望冒险,追求财富地位,有着极为强烈上进心的人,公务员的工作只会让他感受到压抑痛苦。而一个安于现状、容易满足,并且乐得当个咸鱼了此一生的人,那么公务员这份工作确实是为你量身定制。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真的能在大量繁琐重复无意义的工作中,找到意义和价值的人,这种人啥也不图,干工作也能非常投入。当然,这种情况最少,也最难得,更是最幸福的一种状态。
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在前两种情况之间反复横跳。所以,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才更应该做好综合全面的考虑,不求作出最优选择,至少也要对结果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给大家分享一个象限图,可以在做选择时进行参考,能帮助你们把思路理得更加清晰。
我们可以根据自我评估,给图中的五个向度分别赋值(按程度强弱从 0—35 分递增),然后看一下自己画出来的区域大小和形状,来为自己是否选择公考做一个参考。
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形状越饱满居中,则越适合考公务员。如果只有区域面积大,而形状有凹陷且偏离中心,那就要重点分析薄弱向度。如果只有形状饱满居中,但区域面积过小,那更要慎重选择。
以本图为例:
李雷:山东人,法律专业,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境优越,性格外向,在大学时担任学生会干部,频频参加实践活动,且没有太强烈的进取心,只要维持现有阶层不会滑落即可。
韩梅梅:江苏人,法律专业,父母皆无固定职业,家境较差,性格内向不善于人沟通交流,但有着强烈的进取心,想要改变目前所处的社会阶层。
两相对比,谁更适合选择报考公务员一目了然。
最后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可以在体制内快速发展?
我们来假设一个并不存在的年轻人。
此人研究生毕业于某知名 985 高校法律专业,家住中部某中心城市,父亲从政母亲从教,家境优越,且有不少政坛上的人脉资源。
除此之外,他性格开朗大方,热心公共事业,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组织实践,在大学时就频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会干部,跟老师、同学都相处融洽,各方面利益都能照顾到位,各种矛盾都能处理到位。且志向远大,想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干出一番事业。
这个年轻人,你们说,在体制能能发展的不好吗?
当然,正常人很难同时具备上述所有条件,所以大家才更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基本盘和内心真实想法,从而做出真正合适的选择,也让公务员这份职业更加适合你。
人生充满变数,公考也同样如此,很多时候是无法通过准确的模型和几个变量来进行描述的。但是我们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