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入门课:我要不要考公、该如何准备?

查看全文
是体制内的一个编制,为自己带来稳定可持续的收益。 至于公务员,其实只是一系列编制中的一个而已,每年的公考大军除了瞄准国考和各省省考之外,各地的事业单位、军队文职也都是他们的既定目标。每到考试季,南来北往的列车上,总是少不了这样四处奔波考编的年轻人们。但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些编制之间的差异,在做选择的时候也往往靠的是主观感觉和一时冲动,有时候难免会错失一些好机会。 因此,今天分享的内容,目的就在于让大家全面、深入的了解各种编制之间的区别,并且为日后会面临的选择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个问题,先从总体上看一下大家目前通过考试能够获得的编制有哪些。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公务员。公务员的构成条件有三个,一是依法履行公职,二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三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公务员之所以被称之为「稳定之冠」,重点就在于这三个条件。 依法履行公职,从广义上来看,就是按照我国宪法以及其他法律的要求来开展工作。从狭义上来看,其实就是那本薄薄的《公务员法》,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公务员进入、退出、福利等各项事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辞退的一些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法律和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除了这几种「可遇不可求」的情形,没有任何人可以让你丢掉工作,而且还受法律保护。关于铁饭碗的这个说法,其实根源就在这里。 除此之外,公务员编制的晋升序列是非常明确的,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不管你能不能干到巡视员,至少这条路径是有的,这也是公务员的一个显著优势。 除此之外,包括工资之外的各项福利,公务员的保障力度一般也是最大的。车补、公积金、年金、养老统筹等等,都能得到较高限度的保障。 接下来我们来说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性质很明确,并不是国家行政机关,而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的社会公共组织。所以,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不受《公务员法》保护的,二者的法律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