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入门课:我要不要考公、该如何准备?

查看全文
务员,只是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编制性质,参公属于事业编制,再加之一般参公单位的级别会比党政机关要低,多为二级局或者内设机构,所以晋升空间会比较小一些。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讲,其实二者区别近似于无。因为,不管是公务员还是参公,我们的天花板都会来得特别早。晋升什么的,大概只存在于官场小说之中。 最后一种,就是军队文职,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近几年来才开始面向社会招考。 其定义是指在军民通用、非直接参与作战且社会化保障不宜承担的军队编制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非现役人员,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 军队文职人员在稳定性和保障力度上与公务员不相上下,毕竟,军队跟政府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国家机器。特别是像一些基层军队文职岗位,比如县上的武装部,其实考入之后,跟县上的公务员基本上是一样的。不过,军队文职的考试与普通公务员不太一样,更强调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测评,一般都会设置专业科目考试。 如果你有一颗从军梦,那么军队文职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一定要明确,军队文职的各项管理和要求是比公务员严格许多的,特别是在保密事项上,而且可能一些特殊岗位会有一些自由上的限制,尽量在了解清楚之后再选择报考。 今天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对这四种编制进行一个多角度的对比,让大家能够有更清晰的认知。为此,我做了一张表格,一目了然。(表格中的数值仅作横向对比使用) 这张表看完,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这几种贬值类型的优劣之分也能在不同维度作出明确对比。 但落脚到自己身上,到底该怎么选?这就是今天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了。 在具体选择上,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很难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划指导,所以,这里我给大家总结了几个简单的原则以供参考。 第一,城市区位条件比编制性质重要。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A 岗位是某省直事业单位,工作地点位于省会城市;B 岗位是某基层县政府办,工作地点在一个偏远山区县。在这种情况下,选 A 不选 B。原因很简单,选择 B,那么最好的出路就是五年服务期满之后通过遴选再换一个更高的平台,难度更大,变数更多。但是 A,却由于退出机制比较灵活,解约即可,可以一边工作着一边骑驴找马备考公务员。最主要的,呆在大城市,机会也更多,生活有保障,各方面的资源也多一些,特别是已经有家室的人,一定不要再这种选择上犯糊涂。 第二,单位所在层级比编制性质重要,特别是当隔了两个层级的时候。比如,乡镇的公务员编制岗位和市直事业单位,尽量选后者而非前者。关于乡镇公务员的吐槽,大家在知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