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查看全文
的兴奋剂走俏,它是从美国进口的畅销品。德国泰姆勒药厂投入全部资源财力,研究出一种全新的甲基苯丙胺合成方法,并于 1937 年 10 月向德国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其商标名称是——柏飞丁。 从化学分子式来看,柏飞丁与肾上腺素十分接近。 它的作用原理是,刺激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到神经突触间隙,使脑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换异常活跃,从而在大脑中引发连锁反应。 服用了柏飞丁的人,会感觉头脑异常清醒,能量充沛,意识极度敏锐,从发丝到指尖都充满活力,自信心随之提高,思维加速运转,并产生奇妙幻觉,一种舒爽的快感传遍全身。 但是这种药物对脑神经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若服用剂量过大,大脑飞速转个不停,就像一台关不掉的机器,神经细胞纷纷坏死。一旦服药者失去这种刺激,就会感觉情绪低落,表现出荷尔蒙耗尽的症状,重新恢复荷尔蒙水平,往往需要好几周时间。 1938 年初,泰姆勒药厂委托柏林著名广告公司 Mathes&Sohn 进行市场推广,柏飞丁刚上市的几个月里,柏林街头、地铁、公交车车厢,到处都贴满了宣传海报。 泰姆勒公司还向每一位柏林从业医生寄了一封信,信中附有一份 3 毫克的柏飞丁试用品,让他们亲身感受,再推荐给别人。 柏飞丁广告海报里写着,它能刺激心智和体内循环,有抵御抑郁、张力减退、疲劳和嗜睡症。 学生吃它是为了考出好成绩,电话接线员和护士吃它是为了值夜班不打瞌睡,体力和脑力劳动者吃它是为了工作更有效率。 一时间,柏飞丁成了各阶层的「灵药」。 市场上甚至还出现了添加柏飞丁成分的巧克力,每块巧克力中含有 14 毫克甲基苯丙胺,含量几乎是柏飞丁药片的 5 倍。这种巧克力的广告词是:XX 巧克力让你天天开心。 在德国各大学里,掀起了一场关于柏飞丁的讨论热潮,莱比锡大学教授施恩表示,柏飞丁具有持续数小时的物理刺激作用,可以消除睡意和疲倦,代之以活力、表达欲和亢奋。 就这样,在纳粹召唤下,柏飞丁应运而生,其任务是让德国永远保持「苏醒」,在宣传和药物双重刺激下,整个国家的民众陷入了大规模嗑药状态。 如果打破沙锅问到底,柏飞丁究竟是什么玩意? 可以这么说,柏飞丁是一种具有强烈兴奋作用并极具成瘾性的药剂。这种药剂的成分是甲基丙丙胺,今天在全世界都属于违禁品,同时,它也是最受瘾君子青睐的毒品,全球吸食人数近 1 亿。 这类毒品大多在地下实验室提纯加工,并被媒体称作——冰毒。 神药?​ 1939 年 3 月 15 日深夜,捷克总统哈卡抱病到访德国总理府,被逼在一份文件(投降书)上签字。哈卡拒绝签字,情急之下,竟然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