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于奉军上下对此是完全没有防备,因此郭松龄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将奉军侧翼击溃,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泼天的大胜。
这次大战之后郭松龄光收拢的降兵和俘虏就超过了一个师,更获得了大炮等技术装备,然后郭松龄再接再厉,把锦州也打下来了。
张作霖表示不玩了,这人有挂,我不玩了!来人,分家,散伙!
事已至此,无可奈何,请诸君各自随意,自由行动,分给每人奉票 40 万元,以表告别之意。
且慢!日本人表示张桑,您先不要急,散伙这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但是我们刚刚跟郭松龄接触了一下,那货有点不识抬举,所以我们想来问问张桑,您有没有兴趣做皇军的狗……呸,是跟皇军亲善亲善?
张作霖表示没问题啊!您说,什么条件!您随便说!
实际上在不久之前,张作霖已经跟日本人达成了密约,承认了当年袁世凯都没敢答应下来的「二十一条」中有关满蒙的部分条款。
而这次日本则更进一步,落实了日本人在东北的工商业经营权和其他一系列条件,但是其中最要紧的,是把吉敦铁路的延长事宜给定下来了
吉敦铁路连结吉林和敦化,延长之后直通朝鲜,是日本东亚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日本军部自从日俄战争之后就一直在东北进行考察,他们认为,日本需要一条由长春开始、经过吉林,并最终通向朝鲜的铁路。
这样一来,这条铁路贯通辽宁,南连关内,东接朝鲜,又能与南满铁路相连,一旦有事,日本军队便可从日本本土出发,由清津港登录后直接从这条铁路运抵东北,控制满蒙!
所以日本从 1905 年开始就跟这条铁路较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能成功,终于趁着这次郭松龄反奉的机会,把条约摆到了老张面前。而张作霖也一改自己过去的敷衍态度,提起笔来刷刷刷刷——签完了太君!
日本人欣喜若狂。
(1)日本臣民在东三省和东部蒙古,均享有商租权,即和当地居民一样有居住和经营工商业的权利;(2)间岛地区行政权的移让; (3)吉敦铁路的延长,并与图们江以东的朝鲜铁路接轨和联运; (4)姚昌铁路所属各线均准许日本人开设领事馆;
日本人表示张桑真是太上道了!来人,赶紧给郭松龄送信,告诉他,满铁沿线二十公里你们不许靠近,落下一枚炮弹太君就要你死啦死啦地!
顺便,张桑,你的炮兵不是在连山那边让郭松龄给俘虏了么?来,我皇军正好有一批退役炮兵,你拿去,赶紧顶上!
对张作霖来说,这些帮助当然是雪中送炭,然而对旁观者来说,日本人的举动意义则更加重大——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放弃张作霖的许多奉军将领,在日本表态之后坚定了跟老张走到底的决心。
而原本在讨论到底要不要出兵帮郭松龄一把的苏联人则认真地评估了自己干涉后日本人出兵的可能性。
最后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