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欺负到咱们头上来了,不能答应!
大家表示您冷静一点啊,这驻粤桂军滇军眼下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到时候要是里应外合,咱们咋整?
加伦表示这事太简单了!你们不就是担心这两支队伍到时候反水么?来,咱们先下手为强,灭了他们!
蒋介石抓住了送上门的大机缘。
许崇智跟着孙中山折腾了很多年,斗志难免受挫,在加伦提出先下手为强的战略后态度迟疑,还是主张要先避其锋芒。
然而蒋介石则在加伦表态之后甩掉了自己大哥,攀上了苏联顾问的这条线,主持了讨伐驻粤桂军和滇军的战役。
而更妙的是这次战役简直顺利到令人发指,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广州军政府实施了「广东是广东人的广东」策略,号召大伙集体抵制外省客军,结果驻粤桂军和滇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广州这边用了不到十天,就将两军彻底击败了!
我军攻到广州,市郊人民争先恐后为我军带路,农民拿锄头扁担,黄包车夫用石块砖头,均向敌人追打,真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拍填(滇)鸡』之语曾盛行一时,足见怨恨之深
就在这个时候,汪精卫,回到了广州。
在孙中山去世前,其身边最亲信的「左右三杰」乃是胡汉民、汪精卫与廖仲恺。其中胡汉民在孙中山外出时为「代理大元帅」,理论上是孙属意的下一任接班人。
胡汉民半身照
然而这事倒霉就倒霉在了这个「代理大元帅」身上——代理大元帅,那必须是要坐镇广州的,因此胡汉民在孙中山病故的时候没在身边,当时留在孙中山身边的乃是八面玲珑的汪精卫!
而孙中山所留下的政治遗嘱,正是由汪精卫主笔起草的。
为什么说是「政治遗嘱」呢?
因为孙中山去世时留下了三份遗嘱,其中关于家事的遗嘱不必多说,政治意义不大;一份遗嘱留给了苏俄,希望他们继续给中国国民党和中国革命以支持,在当时国内知道的人不多;
而最为重要的一份遗嘱后来被称为「国父遗嘱」,或曰「总理遗嘱」,著名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就出自这份遗嘱。
总理遗嘱复制件,现存孙中山博物馆
这份遗嘱在国民党内意义重大,日后国民党许多会议召开时的第一流程甚至就是宣读这份遗嘱——所以起草这份遗嘱所代表的政治意义非同小可。
于是起草完遗嘱后汪精卫心态膨胀:总理有事我来跑,总理进京我陪保,总理生病我祈祷,总理遗嘱我起草,那我是谁啊?
我不就应该是总理这遗志的继承人吗!
可你把自己当成继承人不好使,广州那边还有个「临时大元帅」胡汉民呢!
结果这关键时刻,苏联人起了妖蛾子:达瓦里希,我们觉得你这个人性格不错,好相与!胡汉民那人太轴,不行!我们支持你!
他们(苏联人)详加考虑之后,便各下一个考语,以定取舍。对兄弟的考语是「难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