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在世界上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呢?

查看全文
、对赌、对赌协议上再对赌等之后,现代金融已经复杂到了没人能完全理解的地步,甚至连给一些金融产品定价都成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华尔街经常招收一些学数学或者物理学的毕业生去当交易员。 用经济学家陈平的话说,华尔街的人并不是太相信「看不见的手」。你想想啊,一条街上的人可以操纵整个市场,而「整个市场都在美联储的一个办公室里坐着」,你还在那里扯「看不到的手」,不是自取其辱吗? 进入 19 世纪 30 年代,华尔街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以前都是小打小闹,卖个棉花,卖个保险,跟微信朋友圈的微商差不多。到了 1830 年左右,这群人玩得越来越大,因为美国要修铁路了。关于铁路,马克思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假如必须等待个人财产积累够才去修铁路,那恐怕直到如今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事完成了。」 马克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铁路太贵了。在 19 世纪,大家都知道修完铁路后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铁路修好运费会下降二十倍左右(相对陆运),很快便可以把当初修铁路的钱赚出来。 美国修铁路最大的难题是建设的钱去哪找。最后美国的办法是去英国找——英国当时国内已经没什么可投资的,资本家手里握着大量的钱没地方花,天天想着投资的事。这时候美国人说要修铁路,他们当然争相入伙了。 天量资本从欧洲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炒股,在华尔街换成美国的债券或者股票。华尔街的经纪人在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后,将这些资本投入美国的铁路建设中,他们拿着英国人的钱去英国买钢铁用来修铁路,后来干脆借钱建厂自己炼钢铁。 到了 1900 年,美国生产的钢铁比整个欧洲大陆都多,英国人的钢铁在美洲一斤都卖不出去。从那时候起,英国慢慢变成了一个资本型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制造业立国的英国已经没法应付恐怖的战争消耗,只能靠变卖家产换取美国物资。到了「二战」更是完全支撑不住了,这一点电影《敦刻尔克》中就有相关的情节。 19 世纪的时候,华尔街股灾不断,基本十年内就爆发一次,规模大的时候,能毁掉整个美国市场 90% 的企业。对,是 90%,全国 90% 的企业一夜之间倒闭是什么体验?只有当时的美国人知道。这些股灾对美国企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每次都有很多人跳楼。美国历史上的金融大亨绝大部分下场凄惨,就是因为没法连续躲过股灾。 不过股灾的「好处」也很明显。1900 年之前,美国股市里的钱都是英国人投资的,每次股灾,英国人的巨额财富先暴掉了。等到英国人高价买的股票只剩下零头后,美国人再买回来,这样英国人投资的铁路就跑到美国人自己那里去了,也就实现了天量财富的转移。这时候我们心中难免有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