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没钱,没钱就没法支撑战争,怎么办?当时联邦几乎所有人都在想这事,首先是加税,联邦政府几乎把所有能征税的地方全征了一遍,部分人嫌税太高不想交。为此,林肯政府签发了一个战争法案,成立了颇具传奇色彩的美国国家税务局,文官们挂着步枪挨家挨户去收税。为了征税挖地三尺,他们甚至一度让游骑兵去征税,这个税务局得到了联邦政府的一致好评,为南北战争的胜利做了很大的贡献,因为相当比例的战争经费就是税务局给征来的,但是税务局征税所得的款项远远不够啊,怎么办?联邦开起了印钞机,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绿背美钞」。有阴谋论说林肯就是因为这玩意儿被杀的,其实这个影响不大,战争中才发了 4.5 亿,只支付了一小部分战争经费。
为什么不多印刷点 1861 年发行的 5 美元绿背纸币?因为这样做会引发超级通货膨胀,老百姓痛苦至极,容易出事。弄不好战场上还没彻底失败,民间就反抗了。
那剩下的战争经费怎么办?没错,就是华尔街给解决的。华尔街会借钱,联邦政府需要多少钱,就发多少国债,紧接着华尔街就去兜售这些国债。这个模式并不是新模式,英国就一直在这么操作,当初跟拿破仑打仗,都是英国向英格兰银行贷款,打完再连本带利还回去。以前一般是大户认购,就跟私募基金似的,100 万起售,使很多希望投资的老百姓报国无门。但是华尔街这次搞出一个新模式来,他们把国债拆分成 50 美元一份,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公开出售,天天在报纸上煽动老百姓,说是购买国债就是爱国,并且还说国债将来可以升值,因为有利息。
通过卖国债,还可以团结全美国的人——儿子上了战场,家人买了国债,全家都跟联邦政府绑定了。也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北方林肯政府必胜,因为当时美国的工业设施都在北方,北方的战争潜力超南方好几个数量级。所以这些人从一开始就疯狂购进国债,在战后得到了逆天的回报。当然了,他们战前就很有钱,不然也没法收债券。
美国南方就没这么走运了,由于没有国债系统,税收方面也没北方那么有想法,所以只剩下了疯狂印钱,整个战争期间,南方通货膨胀率疯狂上涨。后来联邦军进来,整个南方的大城市被烧掉,农庄也被毁了,通货膨胀把老百姓也搅得痛不欲生,终于扛不住认输了。
华尔街还进化出一个新业务——黄金交易。黄金在战争年代属于硬通货,华尔街瞅准机会,开始在南北战争期间大肆搞黄金交易套利。怎么操作呢?也不复杂,如果一场大仗打下来,北方打输了,大家就会疯传战争马上要烧到自己家门口,到时候兵荒马乱,需要黄金这样的硬通货,所以就会疯抢黄金,黄金升值。如果打赢了,大家也就放心了,觉得手里拿着这么贵的金子接下来会贬值,不如换成钱买其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