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立国时特别强大却在极短时间内消亡的国家?

查看全文
接近于正常人的一面。因此司马炎最后没奈何地认了命——朕给你留下这片江山,再留下顾命大臣,你做个守成之君总没什么问题吧? 司马炎忘了一件事。 那就是司马衷或许能在大臣们的辅佐下做个守成之君,然而他的那个剽悍的太子妃贾南风,可能安分守己地做一个皇后么? 当然不能。 不过司马炎此时还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太子妃将在日后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他眼下的首要目标,是要重新平衡朝中的各方势力。因此在咸宁二年,他先是把自己的老丈人杨骏提拔为车骑将军、临晋侯;然后又在咸宁三年改封诸王,把自己几个成年的儿子都封了王。然后大封异姓功臣——顺便把军权进行了小小的调整,接下来就是继续坚定不移地祸害自己齐王司马攸。 司马攸表示为啥啊?干啥啊?有病吧?没完了? 一生气,憋屈死了。 于是眼下的晋朝里主要有两股势力,一股是以杨骏为首的后党;另一股则是司马宗室的诸位王爷们。至于剩下的那些功臣们,他们的位置虽高,手中的权力却在一直都在缩水。而杨骏虽然出身弘农杨氏(就是杨修的那个士族,只不过大家属于不同的分支),却粗鄙不文,相当的不受其他士族的待见,因此大家都杨骏的上位是充满怨念的。而杨家虽然本来也想跟别的士族一起玩耍玩耍,搞搞联姻什么的。结果却尴尬的发现,自己这姑娘死活嫁不出去!谁都不要!自己一提联姻这事,别人不是拒绝就是装疯,可以说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留。 司马炎觉得这事挺好,大家不待见你,你以后就老老实实地辅佐你外孙子我那个傻儿子吧! 成!杨骏一咬牙,索性彻底死了这条心,专心致志地把杨家绑到了司马炎的战车上。在司马炎执政的后期,杨家在许多关键问题上都表现出了坚定的立场,稳稳地站在了司马炎的一侧。 于是在惊涛骇浪中,司马衷磕磕绊绊的迎来了自己的胜利。让司马炎稍稍得到一点安慰的地方在于,自己的儿子虽然是个白痴,可孙子却聪明的很,只要皇位能顺利地传到自己孙子的手中,那么我大晋还是很有希望的嘛! 因此在太康十年,司马炎再次调整了诸侯王,将自己几个儿子的封国进行了调整,并让他们都督一方军事;皇孙司马遹则成为了这次事件中最大的收益者,他以皇孙的身份被封为广陵王——要知道,广陵这地方可是谣传说有天子气的。而同时宗室王爷里的老好人司马亮则被封为大司马、大都督。 司马亮乃是司马懿的四儿子、司马昭的弟弟。这位老王爷德高望重,不过才能平庸,没什么野心,把他捧起来,正好给司马衷保驾护航,顺便钳制杨骏。安排妥当之后司马炎觉得这下就稳了,内有杨骏与司马亮互相制约,外有诸王拱卫皇室,自己的好孙子又被提前加封为王,这等司马遹一成年,妥妥的就是个顺顺利利的权力转移啊!这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