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厨神发家指南

查看全文
  他们本来想悄摸摸把摊子支到一边去,祈祷着宋墨玉看不到他们,没想到还是被宋墨玉叫住了。   宋墨玉脸上 带着笑,声音也一如既往的甜,仿佛只是遇到街坊邻里,简单地打个招呼。   钱婶先支使着丈夫先去把摊子支棱起来,自己则走到宋墨玉摊前,眼睛往她的菜盆里瞟,嘴上说着:“阿玉,你别怪婶。我家二郎在这书院读书,花销实在多。你叔帮我支完摊子还要赶去码头做事呢。你没成家,不知道一天天的哪里都是花钱的地方。”   她见宋墨玉不说话,继续说道:“哟,今天换菜了呀!让我瞅瞅,这么多蛋呢!看着真不错,你这成本怕是得不少吧?能挣到钱吗?婶婶先不和你说了,我那边也得忙呢。”   宋墨玉淡淡笑了下,目送着钱婶回了她的摊位。   这地方又不是她的地皮。以前这里没人摆摊多是因为这里临近书院,大家对书院有敬畏之心,害怕在这摆摊吵闹会得罪夫子们。但见宋墨玉在这摆摊多日都无事,所以这片宽敞平坦之处,早晚会有人前赴后继。   只是宋墨玉没想到,来得这样快。   钱婶说是说的可怜,她大女儿已嫁人,二郎要读书,三郎还是个五岁的孩子,家里靠着钱叔做苦力,确实难以为继。可她要是真把自己当宋墨玉的长辈、婶婶,断然不会一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出摊。更可以和宋墨玉错开时间。还偏要取一个“竹桶饭”的名字和宋墨玉的“木桶饭”打擂台。不知道的还以为那竹桶饭也是她家的呢。   宋墨玉将摊子上“宋家好食”的四字招牌擦得锃亮,静静等待着。   不多时,立身桥上陆续有人过来。   如今天光比以前亮得早些,附近的住户起得便也早了。一个个好似才梳洗换过衣服,便揉着睡眼朝着宋墨玉的摊子奔来。他们在桥上相遇,相视一笑便知道都是早起来买吃食的。   其中一个穿着上好的软面料子,并不住在这附近,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听说是专程赶来买这吃食,好一早拿去送给如意坊的少东家吃。是以他手里还拿着两个分外精致的漆木食盒,一只上雕了梅花,一只上刻了竹影,看着很是雅致。   这人出手阔绰,直接给了十二文钱,让宋墨玉把食盒里的饭碗装满。   开门第一单就是个大生意,宋墨玉心里高兴起来,麻利地上手装饭打菜。   这人看了看又问道:“听小公子说你家还有什么酱香饼卖,今日怎么没见着?”   “真是赶巧了。今天做是做了两块,但您来之前已经叫人包圆了一块买走了。”   这人嘟囔着:“这可怎么是好,小公子可交待我务必要买到……”   宋墨玉见他面露难色,把旁边用两层荷叶包着的东西递过去:“您要不带个这个回去?是我今天才开始卖的新品,不知道合不合你家小公子的口味?”   这人接过去,入手温热,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