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错率几乎为零的行业工作是什么样的感受?

查看全文
能说没看到就没看到呢。 没办法,疾病就这样,不总是一帆风顺。也幸亏我们从头到尾都没有把话说死,否则不知道又会闹出什么问题来。 让我感到精疲力尽的是,刚回到 ICU 后,患者就说不舒服了,肚子有点痛,想要拉稀。能不能下床。 当然不能啊,ICU 的病人怎么能够下床呢,虽然人是清醒的了,但随时可能出血啊。 我话刚落音,患者表情痛苦地望着我,说忍不住了,已经出来了。 我们掀开被子一看,糟糕了,这哪是拉稀啊,这又是一滩血啊。 患者还在出血! 这真的是折磨人,除了折磨患者本人,折磨她家属,还折磨我们。 主任也是一连无奈,再不找到出血灶及时止住血,患者就玩完了。 没别的办法了,只有开腹探查了,主任吩咐赶紧联系外科会诊。 我问主任,要不要尝试着先做介入。 主任摇头,说如果介入还是没发现问题,家属就要发飙了。 患者可能是很小的血管出血,出血到一定程度就流出来,不一定是短期内大量出血,她的血压还是一直比较稳定的。 这么小的血管出血,即便再做几次介入都不一定能看得到。 主任分析有道理。 那就找外科医生吧,这通常是最后一招了。 外科医生过来后,评估了,听说胃镜肠镜介入都没发现出血部位,说那还等什么,赶紧推手术呗,只要家属同意,咱们就剖开她肚子看看。 我找来了家属,跟他们解释外科手术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一个消化道出血首先都会用内科保守方法处理,如果都不行了,才会考虑剖腹探查,毕竟手术创伤太大,不是最必要都不会轻易开展。 患者父母坚决反对,说手术风险太大,患者有个叔叔就是做手术死掉的,尸体都被拉去火化,回不到老家。 我说任何治疗都是有风险的,现在做外科手术当然有风险,但是不做的话危险性也是很大的,权衡利弊,做手术的好处大过坏处。 外科医生也来了,也说了一通,大概是这个意思,但外科医生很淡定,一句话,做不做你家属给个痛快话,别犹犹豫豫,如果我们外科医生都跟家属一样犹豫,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了。 患者老公同意手术,但很显然,这次他不是话事人了。最后的决定权在患者父母手里。 但其实他们无路可走了。 如果不手术的话,只能再冒险做一次介入,但这一次介入可能还是无功而返。 不知道他们怎么商量的,10 分钟后,他们叫我出去,患者父母认命了,罢了罢了,那就手术吧。 当天患者妈妈就先回去了,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回家烧香了,求佛祖保佑。这事不能换别人,不能代劳,必须亲力亲为,否则佛祖不会显灵。 说实话,我也希望佛祖显灵。 但我知道,还得靠我们自己,靠外科医生。 患者老公,眼前这个中年男子,终于扛不住了,在接待室哭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