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他不可能徒步带着被害人,到偏僻的地方,杀人抛尸。
第二,凶手看起来应该完全无害,甚至是让妇女儿童觉得亲切的那种人。一旦他藏进人群中,就很难再把他找出来。
第三,这个人肯定有某种隐蔽的精神障碍,而且极有可能和性有关!
尽管事后的调查证明,维克多的推断大部分都正确。
但就目前来看,维克多仍然陷入了死局。
警方开始全力调查有性侵案前科的人员、精神病人、在附近工作或者生活的有车的人。
然而,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又是四个月过去了,凶手又开始杀人了。
第六具尸体,甚至不能叫尸体。
只剩一个头骨,是一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女孩。
第七具尸体,有所不同,是个男孩。
尸体是在机场附近的一个树林里发现的。
小男孩才 8 岁,凶手不但挖掉了他的眼睛,还割掉了他的下部器官。
此时,维克多忽然发现,他犯了一个错误!
那就是,这个小男孩和那个去上钢琴课的小女孩一样。
都乘坐过公共交通工具!
这也就意味着,杀人凶手极有可能是利用公共交通工具作案的。
并不是之前认定的小轿车!
什么样的人,才需要频繁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而且,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此时,案件的发展已经超过了警察们现有的认知。
警察在讨论案情
当时的苏联警察普遍认为,连环杀手往往倾向于追杀同一类型的被害人。
比如有的人专门杀妇女,有的人专门杀儿童。
但这个凶手,他杀成年女性,也杀未成年女性;
他杀女孩,现在还开始杀男孩。
这是怎么样一个混杂的杀手?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对这么多不同类型的人,有性暴力倾向?
警察怀疑过他,是同 x 恋或是恋 T 癖。
现在却不得不怀疑,他可能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神经病。
维克多承认,他遭遇了他警察生涯最大的挑战。
那位躲在暗处的对手的危险性和复杂性,已经超越了同时代警方对犯罪心理的了解。
正在此时,案件出现大逆转:凶手被逮捕了!
一切都结束了?
第二次交锋
——累计 24 具尸体,凶手开始摘除全部器官,并侮辱尸体。
维克多在监狱里见到了所谓的「凶手」: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小伙子。
可见到小伙的那一刻,维克多就知道,抓错人了。
凶手能有条理地杀人,并且不留下任何证据。
不可能是一个智力障碍。
但警察们无所谓。
破案的压力太大了,他们急需一个替死鬼。
警察们不让小伙睡觉,轮番对他严刑拷打。
为了不挨打,年轻人承认了 11 起谋杀案。
比警察们希望他承认的,还要多。
万事大吉,现在,警察只需要找到明确的「证据」,就能宣布破案了。
这个小伙,显然是一个完美的嫌疑人。
他有精神障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