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的支柱产业。
那酒从哪里来呢?
有后花园的优势这时就体现出来了。美国不让酿酒了,墨西哥可以啊。
于是,高端大佬周末飞到墨西哥大喝特喝,既不犯法还能顺便玩点其他国内不方便玩的;普通美国人则从黑社会手上进点货,该咋喝咋喝。沿着国境线,酿酒厂和酒吧拔地而起,走私通道纷纷被开发出来,一卷卷的美金被塞进边检的手中,一群群有着创业精神的地下企业家加入了这个欣欣向荣的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完成了第一次产业升级。
持续 13 年的禁酒令期间,在黑社会的努力下,墨西哥私酒出口行业一方面满足了美国人民对酒精的热爱,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以美国人民为消费群,以走私行贿为渠道,以暴力作为主要竞争方式的产业带,为后来的第二次产业升级铺平了道路,可以说意义非常重大的。
第二次产业升级,显然就是毒品。
02
毒品往事
我们这种中年人,年轻时都饱受爱国主义教育,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啥的耳熟能详,天然对毒品有着本能的抗拒。
国家对毒品的政策一贯也是零容忍,不仅零容忍,而且是全屏蔽。管你是大麻、可卡因、海洛因还是冰毒,格杀勿论。
这一方面功莫大焉,以我国的人口密度和漫长边境线,又是靠近金三角,几十年如一日保持极低的吸毒人口比例,实在不容易。
另一方面,也导致国人有时候对这些玩意儿有些搞不清楚。
我不是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嘛,跟本地人混熟了,一次打牌到深夜,人家很淡定地弄出点大麻来一起同乐一下。作为社会主义年轻人,这场面当然是吓得我屁滚尿流,一瞬间以为自己进毒窝了。后来才知道,这在美国中产属于常规操作。
回过头来说毒品,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毒品和人类的社会化是一起开始的。其实也不奇怪,人类第一个群体意识基本都是宗教意识,而宗教天生就是要追求通灵体验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早期人类使出各种花招来让自己产生幻觉,非常能够体现大家就地取材的原创精神。
比如非洲人嚼树皮,北美印第安人抽烟,西伯利亚人吃毒蘑菇,印度人抽大麻,欧洲人灌酒(尤其是爱尔兰人的苦艾酒)。其中我听到最硬核的是抽蟾蜍,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为了跟神灵亲密接触,把科罗拉多蟾蜍晾干然后吸食上面的毒素,简直匪夷所思。
就是上面蟾蜍身上那个白色的部分
这些玩法一开始都没啥太大的问题,毒品毕竟不是毒药,致幻也不是致命,毒品的问题,大部分是滥用的问题。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你想滥用也没机会滥用。就好像世界上如果只有茅台这么一个品种的酒,那酗酒问题肯定少很多,3000 块钱一瓶穷人喝不起嘛。
然而,现代化的特点就是大规模生产,只有你不想要,没有他们搞不出来的。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鸦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