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还是很强大的,一般不太愿意主动招惹。
结果埃斯科巴横空出世,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里,麦德林卡塔尔干掉 3 名总统候选人了,3 名部长级官员(包括总检察长和司法部长),打死 50 多名法官,5000 多个警察。更让人崩溃的是,他还在麦德林大量兴建学校、教堂啥的,成了本地罗宾汉,完全是割据势力的存在。有兴趣的,必须看一下他的传记《毒枭》。良心推荐。
Pablo 在麦德林的标准照:「圣巴勃罗」,完全是魔幻现实主义
哥伦比亚政府被这个毒品恐*组织搞的焦头烂额,一度服软,对他特赦来换取国内和平。虽然埃斯科巴最后横死街头,但显然他的这套玩法极大地打开了毒贩的想象力:原来政府也没那么牛逼嘛。就像辣手神探里的军火贩子黄秋生说的:「警察有枪,你们没枪吗?点三八?我呸。」
可卡因和哥伦比亚的狂野作风,激发了好莱坞无穷的想象力,比如《疤面煞星》。1980 年,卡斯特罗报复美国,突然放开对港口的控制,15 万古巴人来到美国,其中有大量的罪犯。他们从哥伦比亚进毒品,在古巴中转,在迈阿密分销。阿尔帕西诺在里面和哥伦比亚毒枭的关系,深得现实主义题材的精髓。
迈阿密闹得越来越厉害,警察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开始大力禁毒,以这段历史为题材,催生了《迈阿密风云》。两警察和一班移民毒贩子斗智斗勇。
不仅仅通过古巴,麦德林还通过空运,直接投放到迈阿密,史称「迈阿密空中走廊」。不少飞行员靠着这条走廊大赚特赚,其中最为传奇的是巴里·希尔。这位老兄同时为 CIA、DEA、FBI、尼加拉瓜叛军还有哥伦比亚毒枭(就是埃斯科巴)干活。
脚踏五条船,居然还能活到 47 岁,简直是奇迹。最后坑死他的不是毒枭,而是美利坚的猪队友,可以说是非常有讽刺性了。
毒品越禁越流行,政府压力越来越大。
里根上台后,继续对毒品大打出手,利用空中巡逻啥的阻断「迈阿密空中走廊」,还帮着哥伦比亚政府狂揍森林里的毒贩。哈里森福特的《燃眉追击》讲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事情。
不过,就跟当初打翻了法国贩毒网,出来个迈阿密走廊一样,拦住了迈阿密走廊,带来的是墨西哥的强势崛起,这也很明显,直销不行搞代理商嘛,混 IT 的都懂。这个意思不是说之前墨西哥就没掺和这事儿了,而是说以前墨西哥在整个毒品网络里没有那么重要。
毕竟哪个生产商都喜欢直接面对客户,不希望中间商赚差价。然而,形势比人强,随着其他通路的没落,墨西哥作为主要物流商开始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并开始慢慢有点垄断分销的味道出来了。
想要了解如何在一个极度管控的市场,在不掌握货源的情况下,通过整合分销渠道来逐步控制行业,请参考《毒枭.墨西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