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颜色跟身体健康状况有什么联系?

查看全文
,万一在路上大呕血怎么办。 老马有他的担忧,他吃过这种亏,我能理解。 但消化内科医生建议,还是做一个吧,做了放心。 另外,患者腹部到底什么情况呢,我们也得给她做个 CT 看看,上一轮住院只是做了腹部 B 超。 趁这次机会,把头部腹部 CT 一起扫了。 我同意消化内科医生意见。 跟家属沟通好,签好转运知情同意书,我也顺道陪同去了,手里拎着气管插管箱,万一不好,随时插管抢救。 CT 做完了。 没事。什么问题都没发现,没有脑出血,腹部也没什么特殊发现。 起初消化内科医生还担心会不会有肠道肿瘤引起的出血,这下可以放心了。 病人再次进入 ICU。 本想给患者做胃镜看清楚情况,没想到患者还真的是一根筋,说不做胃镜就是不做胃镜。 她倒不是怕胃镜痛苦,而是怕气管插管不舒服。 「但如果不做气管插管,万一做胃镜途中患者有呕血,那是会造成窒息的,会要了你的小命。」消化内科医生吓她。 但无济于事。 消化内科医生也不强求,跟我说,上次做胃镜止血其实也不是很好做,她的出血点位置比较麻烦,如果这次进入还是那个位置出血,估计止血效果也不是很好。 「要不考虑介入止血吧。」消化内科医生建议。 我同意。 介入止血是什么? 我跟家属解释,现在能推测的是,患者的十二指肠里面的血管出血了,我们在患者大腿根部这里的动脉打个针,放入一根导管,导管在血管里面行走。然后我们往导管里面注射造影剂,造影剂能使得血管在 X 光下显影,正常情况下血管是很光滑成型的,像一棵大树的枝干一样,如果某个部位看到有造影剂渗漏,那就意味着有血液渗漏,那就是那个位置出血了。 看到这个出血的位置之后,我们就把一个很小的弹簧圈推进去,堵住这个小血管,就能起到止血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介入止血。 总体上是个微创的,就打个针的伤口。 患者和家属都同意介入止血。 介入科医生过来了,沟通清楚了情况,说明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签了字。 我看患者此时生命体征还算稳定,一边输血,就一边推着患者去介入科了。 第二次抽血结果回报了,患者血红蛋白已经低至 70g/L 了,比第一次明显低了不少。 果然还是出血。我们的猜测推断没错。 另外,患者途中又解了一次黑色大便,黑得发亮的大便,那就柏油样大便。 旁边的规培医生啧啧啧惊奇,说终于见识了一次书上说的柏油样大便了,原来长这样。 血红蛋白下降,解黑色大便,意味着患者真的是消化道出血,证据确凿。 上了介入科的台。 介入科医生信心满满进入,利索地找到怀疑的肇事血管,进行造影,却没看到有显著造影剂泄露的情况。 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