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长公主权倾朝野”为开头,写一篇故事?

查看全文
在不该。」 杨夫人满脸泪痕向我请安,哽咽地几乎说不出话。 我不耐地看向旁边送杨远过来的侍卫:「还不滚去请太医?」 「回禀长公主,方才已经叫过——」 「那就去把他们接过来!若是杨大人的公子有什么不妥,你们担当得起么?」 「……是!」 见周围的人都走远了,杨夫人松了口气,压低声音急匆匆道:「长公主,小远他……像是我当年的样子!」 我示意她稍安勿躁,蹲下替杨远把脉。 杨越的夫人与我是旧相识,她曾在去往天音寺的上香途中被山匪劫持还中了毒,是我恰巧路过救了她,是以她发现杨远的症状和自己当时一样时,马上想到了向我求助。 有了之前杨夫人的经验,杨远救治起来其实十分简单,这本不是什么烈性的毒,悄悄喂他吃下了解毒丸后,我站到一旁,把操作的空间留给了一众匆匆赶来的太医,避免被有心之人发现端倪。 只是这事十分有趣,到底是什么人三番两次地想害杨越身边的人呢? 还是杨越亲自登门拜谢时为我解了惑:「摄政王几年前提拔了一位吏部侍郎,有登高望远之心。」 原来如此,想是急着要杨越让位却找不到错处,只能在他家人身上做文章了。毕竟没有人能在家破人亡后保持冷静。 我笑吟吟地看着独身夜访的杨越:「杨大人玲珑心,只是这话不该同我说。」 杨越却是一个大礼:「且不说殿下两次出手相救内人与小子的恩情,良禽择木而栖,杨越知道殿下现在只是龙游浅滩,臣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我问为什么。 杨越凛然道:「海晏河清,不仅是殿下的愿望,亦是臣此生夙愿!」 我动容,我十岁时在除夕宴上说的话,他还记得。 「杨大人雪中送炭之情,长安亦不会忘记。」我起身回礼,与他相视一笑。 这是我在朝中第一个助力。 只是我们并不能过于频繁地联系,为了避嫌,即使碰了面,也不过几个眼神交流罢了。 但如今我有了寒水,一切便大不一样了。 朝廷中暗潮汹涌,我已决意要身入其中,搅乱满池春水。 蛰伏多年,这天下,该是动手拿回来的时候了。   「劳殿下牵挂,已经修养得差不多了,只不过一直闹着要亲自去宫中感谢您……」提起自己的小儿子,杨越也是十分无奈。 我淡笑:「无妨,今儿我来带了虾球丸子,你告诉他是我送的。」 虾球,所有小孩都无法抗拒的东西。 「多谢殿下,小远一定会高兴的。」杨越说罢看了看窗外熹微的天色,轻声道,「黎明将至。恶狼夺食,猛虎反扑乃是常事,殿下打算从哪里入手?」   隔天,吏部尚书杨越当朝上奏,称当今圣上已年满十一,理应参与政事。 杨越是吏部尚书,掌管官员升迁事宜,摄政王亦要给他几分薄面。 而皇弟对此却表现的十分抗拒:「杨大人,朕觉得自己坐在这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