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不要碰屋内任何红色的东西]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查看全文
共犯在警长开枪射击犯人时,从背后击中警长。 B.警长是真警长,村民就是犯人,警长击中犯人时共犯开枪击中警长。 C.警长是真警长,村民就是犯人,警长看见屋子里没人后反应过来射击共犯,同时被村民从背后击中。 D.警长是假警长,村民收留了真警长,共犯诱使村民开门后与假警长一起射杀了村民和真警长。 E.警长是假警长,村民收留了真警长,村民射杀假警长时假警长射杀真警长。 F.……以此类推。 (注意,演戏只需要达到逻辑流畅、兼具悬念即可,并不要求一定有既定的结局,所以可以留下这样开放式的结尾,只要「有可能」发生即可。成功诱使观众们猜错、猜漏之后演员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本章中的剧本角色是固定但不具体的,所以可以留下供演员自己补充和演绎的空间。 (5)「自由之囚」中的第二场戏剧。主角的目的仅仅在于诱使观众往错误的道路上想,所以全剧借用一个传言重点渲染了一种灵异氛围,促使观众去思考杀死杰克的会不会就是那个风衣男,以及他的身份是什么。此外,仔细观看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和杰克的酒杯产生过关联,因此任何人都可能是凶手,使得这场死亡格外扑朔迷离。此外,观众还需要从杰克的死状中反推出杰克的死因。比如说是中毒还是窒息,或是心肌梗塞?当观众陷入这种思维谜团当中时,主角的诡计就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因为此时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杰克是自杀。从他与酒客的闲聊中可以隐约推出,他小儿子的失踪或许跟从军队归来的儿子离不开关系,说不定就是哥哥一手导致了弟弟的意外。因此杰克在儿子订婚之日也闷闷不乐,无法解开心结。再加上他有些感冒的症状,便随身携带着感冒药,在卫生间时,他趁着酒意吞下感冒药。药物与酒精产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了他中毒而死。 (6)为什么主角要在「罗伊」后面进隔间——因为他感知到这个房间可能要「死」一次才能找到所有的尸体——一部分人藏在爆炸后的雾气之中,如果不剪错炸弹线的话就没法感受雾气,所以必须「死」一次。而当时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如果主角不能观测到「罗伊」死没死,那么他特意剪错线也没有意义,只会白白花费掉「不死」的道具。如果罗伊没有死,那么他会听从吊坠的指示,与罗伊再次进行比拼,而一旦罗伊率先死亡,那么主角就可以放心地剪错误的炸弹线了。 (7)最后的「无极」,规则其实非常简单。只说了「可以」投票,并非一定要投票。 这个房间的隐含规则是:只要有人被「投死」,那么一个月后,无论有多少人活着,都会在当晚零点被抹杀。 而如果没有一个人被投死,那么所有人都可以活下来。 可惜进入最后这个房间的,都是经历了多场厮杀活下来的「蛊王」,刻在记忆里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