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

查看全文
不犹豫的,一定要猛烈地批评这个年轻人不懂规矩,怎么不懂得尊重老人家?批评完了之后,再把这个年轻人叫到办公室来,说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批评你吗?哪能跟老同志那么说话,其实我知道,这个公司能干活的就你一个,你好好干,我看好你,将来我一定支持你,提拔你。这个年轻人感恩戴德,就拼命地干,从此跟那些老臣势不两立。这就是嘉靖皇帝的玩法,历朝历代的奸人都是这么干的。 接下来我们就要解决一个问题,严嵩这个人是怎么回事。严嵩不是个奸臣吗?什么叫奸臣?就是一边残害忠良,一边贪污受贿,一边还欺瞒皇帝。可是嘉靖皇帝哪是好欺瞒的?号称一代英主,你不觉得一代英主和一个奸臣长期共存 20 年,这到底谁在糊弄谁?这逻辑上讲不通。 严嵩号称奸臣主要源于三个事。第一件事情说他儿子里通外国,准备谋反,这肯定是扯淡。第二件事情说他贪污受贿,后来徐阶在弹劾他的时候,说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黄金三万两,白银二百万两,还有其他的金银珠宝,又值好几百万两。 后来把严嵩的家抄完之后找不着这笔钱,连一个零头都凑不足。又过了 10 个月之后,嘉靖皇帝还问,你们不是说有钱吗,钱呢?徐阶只好说,这没准儿还有一个奸臣,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这也是子虚乌有。 第三件事情,就是有一个号称忠臣的人,就是著名的杨继盛,他上奏折弹劾这个严嵩,说他有五奸十罪,就是说他是奸臣,有五个理由,他有十条大罪。后来嘉靖皇帝据说是受了严嵩的挑拨,就把这个杨继盛给杀了,就这么一个事,叫残害忠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先讲一个场景,清代成立了一个明史馆,修明代的史。清代有一个特别著名的学者李福,这个人就坐那儿讲,说严嵩根本就没罪,说了好多,把其他修明史的臣子都弄傻了。 后来有一个人就幽幽地说了一句话,说照你这么说,严嵩不是奸臣,那杨继盛就是奸臣,杨继盛弹劾他,他才是陷害忠良。这句话一出口,李福就不敢吱声了,说算了吧,就这么着吧,严嵩奸臣就奸臣吧。为什么?因为在清代,早就有皇帝给定下来杨继盛是一个忠臣,这是谁定的?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曾经下令写过一出戏,叫《忠愍记》,说的就是杨继盛的故事。清朝刚刚建立,需要树立这么一个忠臣的典范供大家学习,杨继盛当了忠臣,你严嵩只能是个奸臣了,这个案子一直到清代才算定案。李福一想,原来是当朝皇帝定的事,我还是不吱声吧。 回到明代,严嵩是不是个奸臣?确实除了杨继盛之外,还有一个叫沈炼的人上书弹劾他,都说他是奸臣。可是你要搞清楚,在明代政治当中,当首辅大臣被叫奸臣,这是你的本职工作,很少有首辅大臣没被骂过奸臣。而且严嵩当首辅时间长,他入阁当大学士 20 年,当首辅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