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快,他就弄来了哈工大的介绍信。
1985 年,王洪成带着他的「洪成基液」,再次来到了北京。
这一次,他的目标,是中科院。
只要中科院出了鉴定证明,「水变油」的权威性,就有保障了。
到时候,「洪成基液」轻轻松松招商投产。
发家致富,指日可待。
原本,他以为,凭着哈工大的介绍信,可以忽悠过去。
但没想到,中科院的同志,十分负责且耿直。
不管他怎么忽悠,都坚持要做完严格的检测。
免检什么的别想了,在我们这行不通的,你拿谁的介绍信都不好使。
这下,王洪成彻底傻眼了。
说好的后门,一下子给堵死了。
你这是把我老王往绝路上逼啊。
你信不信,人被逼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老王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无比惆怅。
由于有心事,走路没长心,一头撞在了电线杆上。
正想口吐国粹,突然被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吸引。
办证刻章。
看到这四个字,王洪成茅塞顿开。
检测是不可能检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检测。
但是,鉴定证书,我也得要。
你不给我,我就不能自己办一个吗?
回到中科院后,王洪成一改之前支支吾吾的常态,满口答应了检测。
然而,在检测前夕,他又跑路了。
当然,跑路之前,他还顺走了中科院的一份证书文件。
之后,他仿照上面的样式和公章,找人刻了个假章,办了个假证。
(证明文件没有找到图,这是后来王洪成伪造的另一份专利证书)
至此,一份印有中科院公章的《王洪成发明成果证明》文件,横空出世。
凭着这份伪造的文件,王洪成到处招摇撞骗,如鱼得水。
很快,一大堆合作单位,找上了门。
除了证明文件以外,王洪成从中科院离开的时候,还偷走了另一样东西。
一瓶四氢化铝锂。
那是他看到科研人员做实验时,临时起意的想法。
这瓶小小的化学试剂,他有别的大用处。
8 「造神计划」
这一次从北京回来,王洪成的诈骗方法,已经登峰造极。
通过不断总结,他发现,搞科研是没有前途的。
什么「永动机」,什么「水变油」,都是狗屁。
要想成功,就得会炒作,会忽悠。
普通群众,大多不懂其中的奥妙。
只要会表演,扛得住压力,什么关卡,都能迈过去。
为此,他还总结了一套完整的表演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之前常用的油水分层方式,只要上层的油点着了,大家就会相信。
第二种方法,是在水中投电石(碳化钙)粉末。
电石与水反应,会产生可燃的乙炔,点火就燃烧起来,还冒黑烟,非常唬人。
第三种方法,就得归功于之前的北京之旅了。
前面我们说过,从中科院离开的时候,王洪成偷了一瓶四氢化铝锂。
这玩意儿,丢进水里后也会产生氢气,会有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