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和印度开始战争,要多长时间击败印度?

查看全文
地区大部分是我国实际控制之外,其余有争议的地区都是印度实际控制。 在外交领域,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印度一方面步步蚕食我西藏领土,但是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却与中国保持不错的关系,包括是率先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为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毛泽东评价),在联合国一直坚定地支持新中国恢复合法席位,在大多数时候都对中国反对美帝的斗争表示支持。 基于上述原因,新中国将印度定义为朋友,对于印度在边境的蚕食一直保持克制的态度,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双方的边境争端。 但是,只要涉及边境争端印度立刻就变得胃口大开。 1959 年 3 月,我军在西藏取得平叛战争的胜利,打掉了中外反动势力阴谋割裂中国的社会基础,使印度幻想的「缓冲国」的企图破灭。 1959 年 3 月 22 日,在平叛战争结束的当天,印度总理尼赫鲁正式给中国总理周恩来写信,提出了大片领土要求。 尼赫鲁不仅要求将已被其非法占领的东段边境「麦克马洪线」以南 9 万平方公里和中段边境 2000 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印度,还要把西段边境一直在我国政府有效管辖下的阿克赛钦等地区 33000 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也划归印度。 尼赫鲁开口就要新中国划出 12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给印度,这样的要求中国肯定无法答应。 1960 年 4 月 19 日,周总理协同外交部长陈毅亲自飞到新德里准备以最大的诚意来解决中印边境争端问题。 1960 年周总理访问印度 三、忍让与克制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极度困难的时候! 在国际上,美国对新中国实施全面的贸易封锁,同时在金门进行军事对峙;1959 年中苏因为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事件彻底翻脸,苏联不但撕毁所有援助中国合同,还撤走所有援华专家,同时我国还要归还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所欠下的巨额军事债务。 在国内,因为大跃进的影响与大面积自然灾害,出现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国民经济极度困难。 正因为上述原因,中国当时实在没有能力在后勤补给困难的中印边境与印度开战。 印度的情况恰恰相反,当时印度是全球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亚非拉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支持印度。 因为印度在发展中国家巨大的影响力,所以美苏两国都争相拉拢印度,给印度提供巨额的经济援助,苏联甚至表示,愿意为印度提供边境战争所需的军火。 一个内忧外患; 一个春风得意; 因为上述原因,所以当时印度才狮子大开口,向中国索取 12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印度要价太高,所以本次双方谈判不欢而散,印度也因此失去了在中印边境争端中占到最大便宜的机会。 中印边境谈判谈崩了之后,中国在边境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