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券数竟然达到了全部股票的 140%,被对家抓到机会,一阵猛拉并拿住不卖,空头无法回购股票,一直被打到濒临破产。
购买 CDS 做空的话,不光成本低,如果踏空,损失也是可控的,不过就是白交保费而已。
OK,现在做空的逻辑和工具都有了,空头们磨刀霍霍,准备收割!
03
2003 年,就在 Michael 预感美国房地产行业要出事后,之后的两年,他都在持续买入 CDS。
然而,这两年里,美国房价涨得却最为凶猛:
这真是,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做空这种投资方式,赌对了固然利润巨大,但要是选错了时机,就很容易踏空。
那是不是做空的时间越晚越好呢?
也不是。
因为越到后面,楼市要崩盘的迹象就越来越明显,看空的人越来越多,CDS 就会涨价,做空的成本就会变高。
所以 Timing 非常关键:早了,资金耗光,死在黎明前;晚了,价格被炒高,无从下嘴。
普通人碰到一根长阳,就会改三观,但美国楼市的两年长阳,也没让 Michael 改变看空的立场。到 2005 年秋,他发现一种广泛存在的「同步二级房贷」——既包含按揭贷款,又包含首付贷款。
他认为,连首付都要贷款的人,房价哪怕只是横盘,违约的风险都很高。于是在这一年末,他发邮件给客户说:美国楼市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信用泡沫,如果对其视而不见,发财的机会就将溜走。
但客户并不买账,觉得他疯了。
Micheal:谁都可以看出楼市有泡沫。
股东:楼市没有泡沫,你的想法才是泡沫。
Micheal:2000 年以来,房贷数据涨了 5 倍,可是人均收入却没有涨,房价更是上天,这就是明显的泡沫啊。
股东:你特么一个屌丝,比格林斯潘还牛逼么?
Micheal:事实上,是啊,我确实比他吊!
股东:你管理的资金是 5 亿 5 千万,你买了 13 亿的 CDS,每年要交 8-9kw 的保险,不到 6 年,你的资金就会赔光。
Micheal:到 2007 年第二季度,利率上调的时候,就一定会有大批断供的,到时候就能盈利。
股东:你个傻逼,把我的钱还给我!!!
不断有客户撤资,这让 Michael 非常郁闷,即使他花了很长时间,把楼市的逻辑给盘清楚了,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和立场,想要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可太难了。
虽然 CDS 是非常优秀的做空工具,但是资本却更喜欢做多获利。因为用 CDS 做空,需要先把钱花出去,相当于立刻产生亏损,而且随着时间拉长,付出的保费越来越多,亏损就越来越大,这个过程非常煎熬。
德意志银行有个前台,叫 Lippmann,是《大空头》里小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