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后,必定都是真珠,永不蒙尘。」
73
黛玉嫁给了我娘家嫂嫂的侄子,乃是清河鼎鼎有名的簪缨世家谢家,清贵不失风骨,以墨家学问为所长,故而在实务上很有一套,后辈子侄个个出众。
这亲事还不是我们父母长辈说来的,是黛玉在钻研信笺纸时,知晓谢家的手艺不同凡俗,故而前去求学。
在谢家求学半年,回来时便是谢家的少年郎谢瑾言送回来的。
儿女有意,经我和林如海多番考量打探,这亲事便顺理成章地定下了。
一年后,宝钗携着沈家四郎一直护送送嫁的船到清河,她已嫁入沈家两年,如今薛家的皇商名号不再,但再无人敢小瞧沈家四少奶奶。
74
黛玉上船前,对着我和她父亲长磕三个头,谢家少年郎跟着她一块儿行礼,「请父亲、母亲放心,瑾言必定倾尽一切爱护玉儿。」
我虚扶他们起来,笑道:「瑾言有心了,正好我有事同你们讲,臻儿和涵儿也到了求学的年纪,我跟你们父亲商量着,不若把他们送去谢家学堂,也省得他们在林家族学里无法无天。」
黛玉欣喜,「母亲,当真吗?」
林如海笑道:「我已递上奏折,请命南巡,不日也将前往清河。」
75
虽然不能一直留在清河,但左右未来三年应该都在清河周边,不会太远。
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决定,林如海如今位极人臣,几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今圣上对他颇为看重。
只是皇上待他亲近,我们不能不自知身份,故而连升之后,林如海便借着黛玉成亲的由头,借故不放心一定要跟去清河。
气得皇上对他破口大骂,但架不住林如海铁了心,皇上也只能答应了,约定好三年后一定回来替他办好海运之事。
76
黛玉成亲半年后,我们举家迁往清河。
再见黛玉,黛玉脸上容光焕发,挽着谢瑾言的手,在码头迎接我们。
宝钗同沈家四郎分家后也主动搬到了清河,姐妹二人联手开办了女子学堂、女子纺织厂,谢林沈三家一起创办了女子水上武行,便是女子水兵的雏形。
「将来父亲要负责海运之事,我们也想出一份力。」
林如海抚着胡子朗声大笑,「甚好,甚好。」
而后,黛玉朝我走来,挽着我的胳膊,「母亲,我们回家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