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林黛玉的父母都健在,她的结局会是什么?

查看全文
如海的名声是好用的,林氏族学办起来不过三年,就已经考出了一批秀才。 另外林如海亲自辅导的几个学生也中了进士。 而林氏女学因为有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也逐渐有了名气。 江南一带,但凡有些清誉追求的人家,都愿意把女儿送来林氏学堂上学。 贾母有句话说得没错,姑娘们嫁了人就没多少快活日子过了,趁着在家的时候能自在就自在些。 因而学堂里不光教她们识文断字,钻研思考,也教她们打点商铺、算账辨货、举办宴会。 但凡从林氏学堂出去的姑娘,个顶个的眼界开阔,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名声越传越广,加之林如海巡盐御史的差事办得不错,龙颜甚悦,皇上一旨令下,林如海回京升任一品大员,赐府邸田宅。 这消息不算意外,但也确实让我有些忧虑——回了京城,往后就离荣宁二府近了。 37 林如海显然也是跟我同样的想法。 升官是好事,但林家就黛玉这么一个宝贝疙瘩,一想到这些年贾家殷切的联系,我们二人都不免有些担心。 尤其是看到黛玉模样欢欣,我们便更加不知道该如何处之了。 她这样高兴,贾家说到底也是她外祖家,我们不能拦着她去。 不过,等到收整行装上船之后,正当我们忧虑万分时,黛玉却十分欢喜地开口了。 「父亲,母亲,上回我坐这船的时候,是去外祖家寄居,内心始终有些惶恐。」 她很高兴,「这回好了,可以同父亲母亲住在自己家里,还能一样上学,我高兴得紧。」 林如海将林氏族学也办到了京城。 听见她这话,我跟林如海心中也都松脱了一些。 贾家还是那个贾家,但黛玉已不是那个黛玉了。 38 回到京城,果然十分忙碌,我们人还没下船,就有人快马加鞭快船接驳,送了一箩筐的拜帖来。 我跟林如海还有黛玉三个凑到一起,翻拣着拜帖,分门别类。 「老林,这个你去。 「王家这个估计得我去。 「商会的先推一推,刚进京不好张扬…… 「穆家的让黛玉去吧,穆家是长房少奶奶当家,前两年跟黛玉在学堂里交好。 「这个你去。 「这个咱们一家都去……」 如此这般,接连几天,才算是在下船前把事情都安排好了。 这也意味着我们接下来的日子会非常忙。 39 这几年黛玉长大许多,虽然时不时耍点儿小性子,但大体上还是很能担事儿。 她领着差事,也要出面结交,下了船的第二日,她便带着给贾家众人准备的礼物,往荣国府去了。 我本来是想着让林如海也一起去的,不过林如海并不同意。 他对我说:「从前咱们在江南,他们在京城也就罢了,一年不过一两船的东西,也就打发了。但如今不一样了,同在京城,反倒要避讳些。」 林如海倒是不避讳我:「我那舅爷还有几分清高,场面上还过得去,但是老太太那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