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拂袖离去。
我在原地叹了一口气。
随着朝中各项事宜已走上正轨,四海清平之后,其实很多事情不需要我再如何费心。
可我知道,这只是一个短暂的缓冲期,很多改革却迟迟未有推动,或阴奉阳违。且这个阻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战胜,但毕竟已注入我的大半心血,我不舍得它就这样结束。
琼林宴之后,我仍旧有去找过顾俞一次。他同我说,当时之所以抛妻,只是不想要再过着仰视我的生活,他需要一个替他操持内务,能够红袖添香的夫人。
所以呢,其实顾俞骨子里仍旧是传统的男人,这么多年来老祖宗的那一套哪有那么容易便可以改变。
他永远无法理解法令,只是觉得当权者如此,那便要迎合。
方法无所谓,结果最重要。
所以我要权力代代相承,我要权力永远在女孩子手中。
11
所以我需要一个孩子继承我,我需要一个由我培养的孩子继承我。
可经上次堕胎之后,我已没有任何生育能力,只能寄希望于从其他的途径中,替我降临一个小公主。
仿佛是我凄惨了小半生的回报,在我祈福上香了半年后,淑妃便怀了子嗣。
我大喜过望。命人好生照看着。
在几月之后得知了是女孩儿,我更加开心。我对她日日关切,淑妃也愈加依赖我。
形影不离,殷承反而更吃醋了些。
这大概与他最初想的背道而驰,可殷承还是不了解我,即使被他发现了我的情意,但争风吃醋、后院起火,永远不可能在我身上发生。
大公主取名为殷紫微。
紫微者,三垣帝星也。
大公主取名为殷紫微。我便逼着殷承立清仪为后,立紫微为皇太女。
然后按照当年对我的培养,照搬着一点一点讲给紫微。
还比当年对我的磨练要更多些,我甚至让她涉入一些危险的事件,比如清剿山匪,比如处理案件。
她也的确不辜负我的悉心教导,逐渐长成了一个英姿飒爽的姑娘,不输男儿,在有些政见上,甚至比我和殷承更有另辟蹊径的想法。
可我的身体越来越不好。
这三十余年的操劳,让我一度被病疾席卷,我也模模糊糊感知到,我的大限要到了。
在最后的那些日子里,我挑了一个最清醒的时间。将禁军势力重新部署完成,然后把虎符郑重交到紫微手中,希望她可以继承我的遗志。
这扭转天下的力量,便又转到她的手中。
她跪下,对我长久一拜。
而这事儿也并非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我和殷承虽貌合神离许多年,但这是第一次同他撕破脸,他第一次拿着剑指着我——
他质问我:「杨时岁,你究竟要如何?」
我早就料到这一天,声线平静:「你又没有其他子嗣,我给了紫微又如何?再说我也并非没有让不,紫微还是姓殷,不是么。」
他眼中爱恨交织,终究放下剑来,试图同我打感情牌:「女子本就难担大统,一朝有我护着你可等你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