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了我及笄的年岁,乌娘子给我操持的及笄礼,请来的都是熟识的朋友。
柳如宛送了我一套针灸针,她的气色好极了,眉梢眼角都是喜色。
「柳姐姐是遇上什么人了么?」我试探着说出自己的猜测。
她有些讶然,然后双颊飞上了一层薄霞:「前两日在南安寺遇见一位公子。」
她没有同我多说,我也没有问,只是心里很替她高兴。
及笄礼既成,我也该有个真正的名字了。
道长问我有没有中意的名字,我说有。
唐枳。
道长问我为什么中意。
我说枳壳是一味我很喜欢的药材,它性和而缓,味苦无毒。
而且很多治疗眼疾的方子里都有它。
最后那句话只在我舌尖打了个转,又落回了我心里。
道长笑了笑,说那我从今日开始便叫你阿枳了。
他说着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盒子递给我:「阿枳,这是我送你的贺礼。」
我接过来打开,里面放着一本医药古方。
「谢谢道长!」
我欢喜得不得了。
「你喜欢便好。」
道长向我一笑,窗外万般春色刹那间便暗了下去。
我连忙转开目光,说去厨房看看。
乌娘子除了医术了的,厨艺也是一绝。
「怎么,饿了?」她一边挥着菜刀把豆腐切成细丝一边留意着锅中的火候。
「没呢,我是来看看有没有能帮师父的地方。」
「想帮忙?喏,把那菜洗干净。」
「好嘞。」
日子就这么平静如水地过了三年。
三年后乌娘子对我说,她再没什么能教我的了,我可以出师了。
我很舍不得她们,但是乌娘子说自己的年岁渐长,去不了太远的地方了,她希望我能替她治更多的人。
就这样,我和道长又踏上了我们来时的船,在烟雨乌蒙里离开了安合县。
我很难过,道长伸手抚在我肩上,语气温柔:「我们到一个地方便给他们写一封信,好不好?」
「嗯。」
5
顺着水路,我们南下到采莲镇。
这里以盛产荷花莲藕和上好的印泥出名。
「我们在这儿停留多久?」
「你觉得此处如何,喜欢么?」
「听闻这里的冬日不落雪,我想看看。」
「好,那我们便留到明年春日吧。」
我们费了一些时日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住,直到偶遇一位散人。
他说他的道观闲置了很多房间,不嫌弃的话可以住在那里。
道长与这位逍遥散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拂云观在采莲镇边的若水山上,一条山路曲径通幽,两旁是青翠葱郁的竹林。
路不难走,一个时辰之内便可上山下山。
我在镇上摆了小摊,每日风雨无阻。
一开始没有几个人来找我,或许看我年轻,或许碍于我是女子。
医治好几位后,来找我的人就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女子。
医馆的人也会主动来与我探讨医术上的问题。
馆主甚至好心地给我辟了一个坐诊的地方。
我很感谢馆主,想答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