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似水

查看全文
亲,与父亲共议天下之事,更是出秉了《百姓赋税策》与《学田策》,姜听姜首辅亲自赴各省推行新策,使得天下百姓不再食不果腹,寒门仕林学子也有书院可进。 那时天下昌盛,百姓皆信仰爱戴先帝与姜首辅。 可惜好景不长,先帝虽子嗣旺盛,共有十五个皇子,但中年便卧病在床,子嗣争斗,天下大乱。 待他弥留之际,仍未册立太子,只在床榻宣姜首辅觐见,那时便只剩下三位有能力争夺皇位的皇子,如今的皇帝便是其中一个。 姜浔不知先帝在最后与父亲说了什么,只知道先帝驾崩后,蛮夷敌国乘虚而入,本不欲管朝堂皇位斗争的父亲,与镇国将军霍良结盟,霍将军带兵去往边关,而父亲迅速清理朝廷内纲,扶持如今的皇帝上位,这便是「黎难之变」。 而皇帝上位后,无比忌惮权谋深远、深受百姓爱戴的父亲,父亲虽已做好打算急流勇退,辞官回乡,但不知为何在回乡之时仍遭暗算。 霍将军打了胜仗赶回来时已经迟了一步,幸而父亲当时察觉不对,将祖父与一双儿女托付他人,兵分两路去往江南,祖父、兄长与自己才得以保全性命。 按道理当时父亲虽遭皇帝忌惮,但他及时辞官回乡,皇帝不应该会冒着被百姓唾骂他以德报怨的风险去把父亲杀了,而且当时皇帝上位不久,朝堂各势力还尚不稳定。 究竟是谁如此狠辣,想灭姜家满门却不得而知。 就在姜浔百思不得其解时,远在京城的姜褚派人来传消息了。 姜浔听了消息后不禁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她远在江南还有人惦记她? —— 姜浔无奈地又踏上了去往京城的征途,只是此刻却没什么心情游山玩水了。 她自然是将洛胤一起带上了,却是有重要原因的。 姜浔第一次见洛胤,便觉得他有一丝眼熟,只是他当时无比瘦弱自卑,总是低着头。待到他被养得精致,长胖了一些后,姜浔才终于知道为什么觉得眼熟。 他与父亲在时的内阁次辅卫之礼,如今的首辅大人,长得颇为相像,眉眼之间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于是便派人探查洛胤的身份。 洛胤的母亲是落魄的官家小姐,她父亲本是一方父母官,却贪污受贿,被抓后子嗣斩首,女流外放。 而她母亲因容貌出众被卖到了花楼,先前抵死不从,后来听说遇见一位权贵,便爱上了他。后来她怀了孕,正想把消息告诉他,哪知那位权贵突然不见踪影不告而别,只留下了一些银两和一封信。 信上说有急事先走,以后会回来找她并娶她,并交代了已经打点好了不会再让她接客。 可惜等了一年又一年,直至病死,始终不见那名权贵的踪影。 洛胤的母亲先前对他很好,可后来等不到那人,心里怨恨,便把气撒到了洛胤身上,整日打骂侮辱他。 姜浔查过了,那时的卫之礼,正巧去了江州,待了一月后返回了京城。 如今,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