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查看全文
个指数因子,所以质量越大,势能随距离就降低的越快,如下图所示: 图 4:汤川势与距离、质量的关系 当时所知核力的力程大约为 10^{-15}米的量级,因此就可以估计出 π 介子的质量大约为 m_{\pi}≈100\text{MeV}-200\text{MeV} [4]。 1947 年,英国物理学家 C.F.Powell 在宇宙线中发现观察到了 π 介子,测到其质量大约为 140\text{MeV} ,跟汤川的理论预测的结果相符。随后的研究表明,π 介子与原子核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因此确认 π 介子就是传递核力的粒子。 π 介子一共有三种:带正电的 π^+ 、带负电的 π^- 以及不带电的 π^0 。 根据前面所述,质子和中子的性质其实很接近,尤其是在核力中的表现,除了质子和中子的电荷不一样,但是电荷不影响核力。因此,可以认为质子和中子是同一种粒子(称为「核子」N)的不同带电状态,同样地,π^+ 、 π^- 、 π^0 也被看做是 π 介子的三种不同带电状态。 3、同位旋对称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之后的内容,这里要稍微说一下对称性相关的内容。 我们知道,电子的自旋是 \frac{1}{2} ,一个电子可以处于自旋向上(即自旋第三分量为 \frac{1}{2} )或者自旋向下(即自旋第三分量为 -\frac{1}{2} )两种不同的状态,这两种状态的电子在电磁相互作用中的性质是一样的。反过来说,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两个电子,我们认为它们是电子的两种不同状态,而不是两种不同的粒子。在数学上就可以把一个电子的状态写成: e=\begin{equation} \left( \begin{array}{c} \uparrow\ \downarrow\ \end{array} \right) \end{equation} 一个电子的完整状态需要用一个列向量来表示,或者也可以写成一个叠加态的形式: e=a | \uparrow\rangle+b | \downarrow\rangle 即一个电子会处于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两种状态的叠加态,而且这两种状态的比例并不影响电子的电磁相互作用性质。 图 5:电子自旋示意图 上面说到了,质子 p 和中子 n 可以看做是核子的两种不同的带电状态,模仿电子的写法,可以把一个核子写成: N=\begin{equation} \left( \begin{array}{c} p\ n\ \end{array} \right) \end{equation} 同样地,改变质子和中子的比例,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