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是什么感觉?

查看全文
高中生的失踪,与前三起碎尸案的特征几乎完全符合。 依旧是凌晨雨夜。 依旧是年轻女性。 只不过失踪地点从夜总会变成了大酒店。 有了这些前提,香港警方几乎可以当场判定,梁惠心的失踪也与出租车有关。 结果也与预想的一样。 梁惠心失踪后不久,警方就证实,她确实是乘坐出租车离开了酒店,生死未卜。 至此,这四起「失踪案」并案调查。 而那位具有重大嫌疑的出租车司机,也被媒体冠上了「雨夜屠夫」的称号。 五个月时间里,接连发生四起杀人分尸案,后三起案件的间隔时间还如此之短。 一时间,全香港的居民人心惶惶。 尤其是因为工作需要晚归的单身年轻女性,没有家人朋友的陪伴,她们甚至不敢在夜里出门。 香港警方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受害者家属的诘问、社会舆论和媒体报刊的讨伐和上层领导的催促,无一不让警方倍感焦急。 他们知道,这是一场与凶手的时间竞赛。 早一天侦破案件、抓捕真凶,香港就会少一位女性受害者。 然而,香港的出租车数量巨大。 再加上当时是 1982 年,并没有发达的监控摄像系统,所以无法快速排查到具体是哪辆出租车。 只能动用全部警力实地走访调查。 可这样无疑给了凶手充足的逃脱机会和作案时间。 就在香港警方艰难调查时,一个电话将所有人从水深火热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相片​ 1982 年 8 月 10 日,尖沙咀某照相馆。 这家小照相馆内只有一个店员,名叫张志立,客人们平时都叫他张仔。 这天,张仔突然发现店里的相片放大机坏掉了。 这让年轻的张仔犯了愁,手里还有一批朋友送来的胶卷,对方刻意要求放大冲洗。 要说起这位朋友,性情非常古怪。 张仔是在某个摄影协会上认识的他,戴着眼镜,是个看起来内敛不爱说话的男人。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人私下里却非常「野」。 他不仅喜欢拍画报上欧美模特的私密部位,还经常拍摄一些解剖尸体的照片。 张仔与这个人熟悉后,便一直为他冲洗这些奇怪的照片。 期间也不是没有好奇过,对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在停尸房兼职摄影师。 这样一来,一切都说得通了。 毕竟能在停尸房做兼职摄影师的人,性情多半会有点古怪。 就在前两天,朋友又给张仔送来了几个胶卷,可好巧不巧,放大冲洗机坏了。 张仔烦躁地坐在冲洗房,思索着该怎么办。 突然,他想起了自家照相馆的一个分店,分店的店员恰巧他也认识。 当天下午,张仔就拿着胶卷来到了旺角的分店。 然而张仔忘了,别人可以帮他冲洗照片,但不一定能接受照片里的内容。 当分店店员将胶卷放大冲洗后,突然被吓得惊叫起来! 他看到一张张冲洗后的照片上,竟